赵政:“可以,但是你觉得你购买股份的时候,路易丝不会提出相应的要求?”
切尔西-摩根:“赵,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聪明人,我的意思难道你还不够明白,你觉得研制成功了就可以通知我了,而不是你们彻底对外宣布成功了。”
赵政:“好吧,价格怎么谈?”
切尔西-摩根:“按照总投入溢价1.5如何?”
赵政:“2吧,只有按照2倍去溢价,你后面赚得才会更多,我会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切尔西-摩根想了想答道:“可以,我相信你的商业运作能力,我要20%,我想三菱也好,加尔文也好,都不会拒绝的,至于那帮中东大户,他们的意见可以不用考虑。”
赵政:“可以,没有问题。”赵政完全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他需要的就是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根本不会在乎这个项目最终会被谁夺走。
赵政电话又打给了宗华说道:“好了,安排好了,只是代价有点儿大,摩根家会用北美军舰来完成人员运输问题,其实也无所谓了,不要在乎钱财的得失,我们需要的就只是技术,你怎么和那边联系的?”
宗华:“克格勃提供的卫星电话。上次格哈莫夫让人送卫星电话给你,我就想到我们的通讯问题了,也许这个时候也只有克格勃的卫星电话对我们而言是最安全的。
即使苏盟听到了什么,那又如何,你现在把摩根家族也拉了进来,无非被曝光后阿根廷会对我们单边制裁,我们特意去了解了一下,我们的产品在阿根廷就没有多少贸易额。”
赵政:“可以,你们都学聪明了。对了,那两位老爷子的安全一定要保证,如果航空工程师物色好了,就让他们一起先撤回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有人都通过北美中转,阿根廷就算知道了也会很无奈的。”
宗华:“明白。那我去做相关安排,老板你早点休息。”
赵政并没有休息而是在考虑钢铁项目如何上马,振夏重工的工程师一起讨论了这么多天,最终赵政觉得还是采用干熄焦工艺来完成生铁冶炼。
干熄焦工艺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工艺技术,采取的方式各异,而且一般规模较小,生产不稳定。进入60年代,苏盟在干熄焦工艺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获得专利发明权,并陆续在其国内多数大型焦化厂建成干熄焦工艺装置。苏盟有40%的焦化厂采用了干熄焦工艺技术,单套处理量在50~70t/h。但苏盟干熄焦工艺装置在自动控制和环保措施方面起点并不高。
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促使干熄焦工艺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资源相对贫乏的RB,率先从苏联引进了干熄焦工艺技术,并在装置的大型化、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改进。建设大型干熄焦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生产操作、自动控制、维修和管理简便;同时劳动生产率高等优点,RB相继开发设计并建成了单槽处理能力分别为80t/h和110t/h,按照RB人的一贯性格,可能还在往单槽处理能力150t/h、180t/h、200t/h以上的大型干熄焦炉研发。
振夏重工直接上150t/h大型干熄焦炉,暂时是够用了,后面需要扩能就是内地建厂时候的事情了。干熄焦技术是使用惰性气体循环来回收热焦炭显热,回收显热后的循环气体,通过余热锅炉产生高温、高压(或中温、中压)蒸汽。在钢铁企业焦化生产环节中,这种蒸汽可以作为钢铁厂的热源,用来发电。且可避免粉尘和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除此之外,它还可提高焦炭的内在质量,使高炉入炉焦比降低2%~2.5%,生铁产量提高1%。
至于炼钢工艺,在顶吹氧气转炉炼钢发展的同时,1978-1979年蒂森克虏伯成功开发了转炉顶底复合吹炼工艺,即从转炉上方供给氧气(顶吹氧),从转炉底部供给惰性气体或氧气,它不仅提高钢的质量,而且降低了炼钢消耗和吨钢成本,更适合供给连铸优质钢水,振夏重工这套炼钢设备就是这样的工艺,一旦大型干熄焦炉建好了,炼钢能耗也就不是问题了。
至于特殊钢冶炼技术,蒂森克虏伯提供的技术不算最先进,还算是目前世界主流: 特种冶炼电渣重熔—锻造或轧制, 至于后面的真空电弧重熔、电子束熔炼、等离子熔炼等,这就要看振夏重工的发展前景赵政自己到时候再设计和规划了。
特殊结构钢包括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用于制造金属结构及机器设备。一般具有高的强度、好的韧性和良好的加工性。合金结构钢约含5%以下的合金元素和0.6%以下的碳。近20年来,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或微合金化钢)性能和产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代替结构钢用于焊接、铆接和螺栓结构上,还用来做调质和非调质机器零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