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冯斌的部队在日军的强大火力打击下,他们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只好躲进土坎后,等着日本人发仁慈时再出来开火,这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看着一个个士兵都躲在土坎后,冯斌这个急啊!万一这个时候日本人上来怎么办。
冯斌用尽了招数,即用长官职位来压,也用思想教育工作来说服。他是能哄则哄,能吓则吓。面临这种形势,可别把爱国思想说的多么崇高。你说那些,士兵们听不懂,他们可是来自最底层,最贫困的农村。有的人是被抓来的,有的则是为挣几个军晌。这样的士兵能不要性命地去打仗吗?
冯斌几次高喊着让士兵们开枪还击,还不错,终于有几个胆大的,跟着他向日军开火。但很快,又都被日军的强大火力给压了下来。这是什么,这就是差距,一个国家军事装备上的差距。
面对着日军的火力压制,没办法,冯斌他自己也不得不躲,硬挺着,也是没有好结果。
冯斌看看手下这些弟们,心里不能是恨,只能是无奈。从目前形势上看,这些士兵们没有有丢下枪支,逃离阵地,这就不错了。
光是不错还不行,还得想法子,必须依靠这些人把鬼子打退。冯斌这样想着。随后,他一边躲避日军子弹和炮弹,一边向身边的这些士兵打气。
“弟兄们,坚持住,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会,援兵就到了。”
冯斌说的没错。惠通桥战端一起,便有一支生力军正向这里驰援。来的可不是一个连,也不是一个营,而是一个团。
其实,战场上的这些士兵也不全都怕死,只是他们打仗不得章法,如果指挥得当,他们也会拼命。为什么不跑,因为他们也知道战场纪律,“临阵脱逃者,就地正法。”那就是说,你即使是逃回老家,还有被抓回来的那一天。总免不了一死嘛!
冯斌的这番鼓动很快发挥了作用,守卫连的士兵们稳住了,只要军心不乱,就可以继续打击日本人。
看看弟兄们不再慌张,冯斌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随后,他抬头去看日军。这时他发现,日军已经上了滩头,正向他们守着的阵地前进。
冯斌一想,这会再用枪向敌人开火,打不了几枪又得被日军火力压下去,干脆把日军放近了打。
于是他又对身边的士兵们说,“每人五颗手榴弹,做好准备,听我口令,一齐扔出去。”
喜欢七十年代那场战争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七十年代那场战争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