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盐场的扩建
拿到盐引后,苏半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盐场的扩建。
他亲自去考察了几处合适的场地,最终选定了一处靠近水源且交通便利的地方。然后,他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工匠,按照最新的盐场规划进行建设,扩大了晒盐的场地,增加了制盐的设备,还新建了不少工人的住所和仓库。
同时,他又招募了许多新的工人,安排老工人对他们进行培训,教导他们盐场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把控要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盐场很快就建设完成并且投入了运营,盐的产量也随之大幅提升。
第十五章:运输线路的拓展
盐场扩建的同时,苏半城也没忘记拓展运输线路。
他派出了几支队伍,分别去不同的方向探寻新的水路和陆路通道。有的队伍沿着河流往更偏远的地区进发,发现了一些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河道,可以直接将盐运往一些新的城镇;有的队伍则在陆地上开辟了新的马车道,连接起了一些山间的村落,虽然运输难度稍大,但也意味着开辟了新的市场。
苏半城根据这些考察结果,重新规划了运输线路图,购置了更多的船只和马车,还和沿途的驿站、客栈等达成合作,确保运输队伍在途中能有可靠的补给和休息之处,让盐运能够更加顺畅地抵达更远的地方。
第十六章:销售渠道的开拓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买到自家的盐,苏半城开始大力开拓销售渠道。
他先是在一些大城市里开设了更多的盐铺,选择了繁华的商业街和人流量大的集市等地段,把店铺装修得干净整洁,盐的陈列也十分讲究,让人一眼就能看到盐的品质。
然后,他又与各地的杂货店、酒楼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让他们代销自家的盐,并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此外,苏半城还利用一些商会活动的机会,向其他地区的商人推荐自己的盐产品,不少外地商人对他的盐很感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合作,就这样,销售渠道像一张大网一样,逐渐在各地铺开,盐的销量也节节攀升。
第十七章:盐运团队的壮大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苏半城意识到需要壮大自己的盐运团队。
他提高了招募伙计的待遇,吸引了不少有经验的人前来应聘。在选拔过程中,不仅考察他们的业务能力,还注重人品和责任心。
对于新加入的伙计,苏半城安排了系统的培训课程,让他们了解盐运的各个环节,包括盐场管理、运输安全、销售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他还在团队中设立了不同的岗位和晋升机制,表现优秀的伙计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报酬,这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整个盐运团队变得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有凝聚力。
第十八章:应对同行的嫉妒
苏半城的盐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自然引来了同行们的嫉妒。
有的同行开始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试图抹黑他的名声;有的则在价格上做文章,故意压低价格,想要抢夺市场份额;还有的联合起来,在运输途中设置一些小障碍,阻碍苏半城的盐运队伍前行。
面对这些情况,苏半城先是保持冷静,他让伙计们收集那些抹黑言论的证据,然后通过商会等渠道进行澄清,维护自己的声誉。对于价格战,他仔细分析成本,通过优化管理、提高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然后制定出合理的价格策略,既保证了利润空间,又能在价格上有竞争力。而对于运输途中的障碍,他加强了护卫队的力量,并且与官府沟通,让官府出面整治那些不正当的行为。
第十九章:与同行的合作
在应对同行嫉妒的过程中,苏半城也意识到,一味地对抗并非长久之计,于是他开始尝试与部分同行进行合作。
他主动邀请一些有合作意向的同行坐下来商谈,提出大家可以在盐源采购、运输调配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比如,联合采购盐源可以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合理调配运输资源,可以避免一些线路运力过剩而另一些线路运力不足的情况。
通过几次合作尝试,大家发现确实能实现互利共赢,不少同行对苏半城的看法也渐渐改变了,从最初的嫉妒和敌对,变成了愿意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盐运行业的发展。
第二十章:盐运行业的规范
看到盐运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乱象,苏半城凭借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积极倡导制定盐运行业规范。
他联合了几位有威望的盐商,向商会提出了制定规范的建议,内容包括盐的质量标准、运输安全要求、价格公平竞争机制等多个方面。
商会组织了多次会议,邀请众多盐商参与讨论,苏半城在会上详细阐述了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套较为完善的盐运行业规范逐渐形成。
这些规范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让盐运行业变得更加有序,也提升了整个行业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苏半城也因此赢得了更多同行的尊重和认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