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燎原之光
五年后的"星火之夜"慈善晚宴上,聚光灯打在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画面里,内蒙古草原的牧民用上了智能牧草监测系统,云南山区的绣娘通过直播让传统纹样走进了国际时装周,而林墨的节能技术已经被写入三个省会城市的旧改标准。
"下一个项目,我们想做'县域青年创业孵化器'。"苏晓穿着简约的白色西装,站在台上像一株挺拔的白桦。她身后,站着十位不同领域的"星火计划"受益人,其中最年轻的那个女孩,去年刚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家乡农产品的溯源难题。
台下,苏明远看着女儿眼中的光,突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高校讲座上的夜晚。这些年,"星火计划"不仅投入了数亿资金,更重要的是,它让苏家人重新找回了商业的初心——当他们看到那些曾经需要仰望的年轻创业者,如今能平等地坐在谈判桌前讨论市场策略时,账本上的数字便有了不同的意义。
晚宴结束后,苏晓收到林墨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照片:他的团队正在给一群中学生讲解节能技术,孩子们围着仪器叽叽喳喳,眼里的光像极了当年他在车库里第一次看到模型跑通时的模样。
"你知道吗?"苏晓在家族群里发了这张照片,"今天有个孩子说,长大了想成为像我们这样的人。"
群里很快弹出苏明辉的回复,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所有人都笑了:"那我们得努力,别让孩子们失望。"
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璀璨,但苏家人知道,那些灯光里,有一部分是他们亲手点亮的星火。当商业帝国的齿轮不再只围绕利润转动,当财富积累的刻度开始丈量社会价值,苏承宗当年挂在染坊门口的"诚信为本,兼济天下"匾额,终于在百年后有了新的注脚——企业的真正成功,不是站在多高的山顶,而是能为后来者铺多少级向上的台阶。
此刻,苏晓办公桌上的透明罐子里,小国旗已经插得满满当当。她轻轻拿起一罐新的,准备迎接下周来路演的乡村教育科技团队。那些年轻的梦想,正在"星火计划"的土壤里,长出比商业版图更辽阔的根系。
喜欢大民富商苏半城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民富商苏半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