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爲心也离而去之无以爲心卽无以爲性亦卽无以爲生
夫安能久惟常抱此浑朴之物葆而不失其所则虽形体或
坏而精英自足千古不亦厯久而弗衰乎夫体道能厯夫久
则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可以无死卽或死之而腐坏者躯壳
吾之精气神终未之亡也譬如蝉之脱壳蛇之脱蜕其若死
者壳与蜕也而蝉之爲蝉蛇之爲蛇究未尝亡也夫旣云死
矣而仍不亡脱壳尸解者流也不生亦不灭是也非夀而何
任成章第三十四
大道泛兮充满八极其可左右取之逢源
孚佑帝君注曰泛水中之高地也道立於高又极於淸众浊
环绕有似於江之泛故以是况之惟道居高而下视则以一
本散爲万物而左宜右有无非道所充满也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大道无生不免於生功成不名有实无所得
又曰道可左右如是其爲万物之母可知旣爲物母则物皆
恃之以生母能生物则母亦任之而何辞第道尙虚无如是
生焉弗辞势将日趋於有而不可道者可道矣不可名者可
名矣道固如是乎而不知功虽成不名有也生者自生道犹
是恍惚寂寥而已彼滞於无者类辞物而不生滞於有者类
生物而居功皆不可以爲道
爱养万物而不爲主道能育物忘其所自故常无欲常守眞空可名於小语小含宏
万物归焉而不知主人能虚心道自归之可名於大何所不容是以圣人终不
爲大粟中藏世界故能成其大诚不可量
又曰道惟不辞不有故於万物虽爱养之而不自爲主其不
自主者以湛然无欲故也惟常无欲是自居於小矣道虽不
自以爲主而万物或知而归之虽大未云大也惟万物受其
陶铸而不知谁氏之力耕田凿井帝力何有於我是日迁善
而究不知有主皞皞熙熙大何如也虽不名大而大之名必
归之究之圣人终不敢自以爲大也惟不自以爲大而大实
有所难揜而无容辞者故曰能成其大
仁德章第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允执常静天地悉归
孚佑帝君注曰象道也大象卽大道也道本无象而象以名
之是爲无象之象故曰大象执之者奉持不失言奉道以往
行之天下可也
往而不害道无鬼神独往独来安平泰心安性平性平神泰
又曰夫往者利害之交也只求利往而有妨於物非往之善
者也惟奉道以往而於物各无所害万物得所可谓安矣万
物洽情可谓平矣四方风动可谓泰矣非执大象以往而能
如是乎
乐与饵从心不踰矩过客止邪念自絶道之出口淡而有味淡乎其无味无味之味
视之不足见道无形听之不足闻道无声用之不可旣道无尽
又曰道之入人沦肌浃髓非徒悦其耳目口体巳也苟第悦
其耳目口体则犹之乐与饵矣彼作乐以娱耳目作饵以颐
口体客过之悦其声色臭味未有不从而止车者迨乐阕而
饵尽则又终巳不顾矣若道之出口则淡焉其无味不若有
味之饵也视之则不见听之则不闻不若有声有色之乐也
而推而用之扩而往之则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穷者道之大
何如乎欲不名之以大象得乎
微明章第三十六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一阖一辟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一动一静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若存若亡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舍用得宜是谓微明几微先兆
孚佑帝君注曰噏合也张开也将欲噏则先张之必张而始
能噏也以此推焉将欲弱其兵必先骄其心如晋文退舍以
骄子玉是也强骄也且将欲废其事必先示以兴将欲夺其
地必先与以贿如晋献赂虞以取虞地是也以上四者有似
管仲孙武之谋曾大道而顾若是第仲武任术君子任理任
术则流於诡谲任理不失其光大此所谓哲人知几知几其
神之谓是谓微明者明之深而微也八之字俱指物言
柔胜刚弱胜强柔弱常和用刚必败
又曰齿刚易折舌柔长存圣人之所以欲噏先张欲弱先强
欲废先兴欲夺先与者以柔能胜刚弱能胜强故也
鱼不可脱於渊心不离乎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可与立不可与权
又曰鱼以水爲宫亦依水爲势当其浮沉於渊鼓鬣扬鬐虽
强有力者莫之能胜鱼固居刚矣迨脱渊而陆则失其所恃
而生杀一听乎人不又刚卽於柔乎是故圣人无时无处不
出於柔而天下之刚者卒莫能胜此大明之终始而国之利
器也国之利器惟有道者自喻之而不可出而喻诸人也
爲政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爲无爲爲道妙而无不爲有作是根基
孚佑帝君注曰无爲者道也然终於无爲则宇内亦安知有
道故无爲者其体而有爲者其用究竟爲之而仍无所爲故
谓之常无爲也卽谓之无不爲也可
侯王若能守心主於道万物将自化万化自然化而欲作一念欲起吾将鎭之
以无名之朴要知眞一处当使六用废
又曰是无爲者可卷可放若现若隐或卽或离非色非声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