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的电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姜小勺因为营业额短暂提升而产生的些许欣喜。挂断电话,他脸色凝重地看向苏东坡和刚收拾完前厅、累得瘫坐在椅子上的赵四。
“房东要涨租金了。”姜小勺的声音有些干涩,“而且听那口气,涨幅恐怕不小。”
赵四一下子跳了起来:“啥?又要涨?这破房子哪值那么多钱!掌柜的,咱们这才刚有点起色…”
苏东坡也皱起了眉头:“竟有此事?岂不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此坐地起价,非君子所为。”他虽然对现代货币价值概念模糊,但也明白租金上涨意味着成本增加,压力巨大。
姜小勺叹了口气,拿出计算器粗略算了一下。按照目前网红热度带来的客流,虽然单看营业额不错,但人均消费其实并不高(很多人只点便宜茶水和简单小食),扣除食材成本、水电杂费和现在的人力(虽然只有他和赵四,但苏东坡也算半个“顶流”,无形成本高),如果再承受大幅度租金上涨,利润将极其微薄,甚至可能再次亏损。
“不行,不能这样下去。”姜小勺揉了揉眉心,“靠苏先生的热度吸引来的客流,不稳定,消费能力也有限。咱们的根本还是得回到菜品和质量上,吸引真正为了美食而来的、愿意支付合理价格的食客。”
但问题是,三个菌泥大爷还在“休眠”,菜品质量短期内难以恢复巅峰。而房东给的缓冲时间并不多。
压力如山般袭来。
就在这时,姜小勺的手机又响了,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他疑惑地接起。
“您好,请问是时味居的姜老板吗?”电话那头是一个听起来很干练的年轻女声。
“是我,您哪位?”
“姜老板您好,我是‘锋芒文化经纪’的经纪人Lisa。我们注意到贵店的苏东坡先生最近在网络上非常火爆,形象和谈吐都极具特色和商业价值。我们公司很想与苏先生合作,进行专业的包装和推广,包括但不限于商业演出、直播带货、品牌代言等。不知您是否有兴趣聊聊?报酬方面绝对优厚。”
姜小勺愣住了。经纪公司?包装推广?直播带货?这都哪跟哪啊!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正在好奇研究计算器的苏东坡,连忙捂住话筒,走到一边压低声音道:“呃…谢谢好意,但是苏先生他…他只是我们店的顾问,年纪也大了,对娱乐圈没兴趣,抱歉抱歉。”说完赶紧挂了电话。
好家伙,经纪公司都找上门了!这热度也太离谱了!
但这通电话,反而让姜小勺下定了决心。不能再这样被热度裹挟着走了!必须尽快摆脱对苏东坡网红效应的依赖,回归餐饮本质!
他深吸一口气,对苏东坡和赵四说:“从明天起,咱们调整策略。苏先生,要委屈您一下,减少在前厅露面的时间。每天固定下午茶时段的一个小时,您可以出来与客人交流题词,其他时间尽量在后院休息或者帮我研究菜谱。咱们得把场子冷一冷,把焦点拉回到食物上。”
苏东坡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尽情“会友”,但也明白其中利害,爽快答应:“理当如此。吾亦觉近日过于喧闹,少了些许烹鲜之乐。”
“赵四,明天开始,门口立个牌子,写明‘东坡先生会客时段’,其他时间概不打扰。另外,咱们得想办法推一些真正能打的新品或者套餐,把客单价提上去。”
赵四苦着脸:“掌柜的,道理俺懂,可后厨那三位爷不顶用啊…咱现在拿啥推新品?”
姜小勺目光坚定:“靠手艺!靠创意!它们罢工了,咱们就不能做饭了?以前没有它们的时候,时味居不也开下来了?虽然累点,但基本功还在!”
话虽如此,但想到要完全依靠传统方式应对可能暴涨的成本和必须提升的品质要求,姜小勺心里也是一片沉重。他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将会异常艰难。
---
北宋,东京汴梁,童贯府邸。
童贯对着那堆“赤阳仙散”,愁眉不展。进献官家之路被堵死,这玩意儿就成了烫手山芋。自己用?虽然有效,但需求量不大,而且那滋味实在不好受。难道真就这么囤着?
他不甘心!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还差点把命丢在西山,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苦思冥想之际,他忽然想起了官家那句无心之语——“或许可用于赏赐边军将士驱寒?”
边军…驱寒…
童贯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对啊!他怎么没想到!
北地边关苦寒,冬季尤其难熬。将士们冻死冻伤者不在少数。若这“赤阳仙散”真有驱寒奇效,哪怕口感再差,对那些在冰天雪地里挣扎求存的军汉来说,也是救命的好东西!
如果自己能将此物献于边军,岂不是一桩天大的功劳?不仅能挽回在官家那里丢失的印象分,还能在军中树立威望,甚至…掌控一部分军需?
至于口感…童贯脸上露出一丝狡猾的笑容。军粮嘛,要什么口感?能活命、能取暖、能提振士气才是关键!而且,这东西劲儿大,用量省,方便携带,简直是完美的军需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