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正午,凛冽的寒风被严严实实地隔绝在外,杜远热情地将李世民、房玄龄和程咬金请进自家堂屋。屋内温暖如春,与外面的萧瑟恍若两个世界。屋子中央,一个造型奇特、中间竖着一根小烟囱的黄铜炉子烧得正旺,跳跃的火光将炉壁映得通红。炉子上架着一口同样别致的鸳鸯锅,红汤一侧翻滚着辣椒与花椒,辛香热辣;白汤一侧则咕嘟着浓郁的骨汤,鲜香醇厚。两种香气交织融合,化作白蒙蒙的热气,弥漫了整个房间,强烈地刺激着来客的味蕾,令人不由自主地食指大动。
然而,当杜远将一盘盘切得薄如纸、透光可见、肥瘦纹理如大理石般精美的肉片端上来时,李世民、房玄龄,乃至一向粗豪的程咬金,眉头都不约而同地微微蹙起,面露难色。
猪肉?
这…可是下等的贱肉啊!
在宫廷和稍有体面的人家,宴饮皆以羊肉、牛肉(非耕牛)、禽肉、鱼脍为贵。豚彘之物,因其难以祛除的腥臊之气,素来是贫苦百姓或无甚选择时的果腹之物,被视为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老李”他们虽非追求极致奢华,但潜意识里对这猪肉是带着几分嫌弃与轻视的。
程咬金心直口快,捏着鼻子瓮声嘟囔道:“杜小子,你就拿这玩意儿招待俺们?这肉骚气重得很,俺老程可是知道的!”
杜远早有所料,不以为忤,反而哈哈一笑,脸上洋溢着十足的自信:“诸位稍安勿躁,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此猪非彼猪,乃是我用独家秘法,经过阉割、精心喂养催肥而成,绝无半分寻常猪只的腥臊之气,反而肉质肥嫩异常,堪称一绝!只需在这滚烫的汤里轻轻涮上几息,再蘸上我特制的酱料,保你们吃得停不下筷子,吃了这回想下回!”
说着,他亲自示范,用长筷夹起一片几乎透明的肉片,在翻滚着奶白色泡泡的骨头汤里优雅地三起三落,那粉嫩的肉片瞬间蜷曲,变色,散发出诱人的脂香。他将其放入程咬金面前盛满了酱褐色浓郁蘸料(由芝麻酱、腐乳、韭花、香油等精心调制)的味碟里:“程叔,您是长辈,您先尝尝鲜!”
程咬金将信将疑,看着那在酱料中微微颤动、挂汁饱满的肉片,腹中馋虫早已被勾得蠢蠢欲动。他把心一横,眼睛一闭,将肉片囫囵塞入口中。
下一刻,他铜铃般的牛眼骤然圆瞪,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术般僵在原地!
那口感……肥美的部分入口即化,丝毫不腻,瘦的部分嫩滑多汁,毫不干柴,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致嫩滑感征服了他的口腔!浓郁的肉香完美融合了芝麻酱的醇厚、腐乳的咸鲜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辛辣回甘,瞬间味蕾上炸开一场盛宴,彻底颠覆了他几十年来对“猪肉”所形成的所有陈旧、负面的认知!
“唔!!!”程咬金都顾不上烫,猛地咀嚼几下便吞咽下去,随即蒲扇般的大手狠狠一拍桌案,震得碗碟叮当乱跳,“香!真他娘的香绝了!老子活了半辈子,从来没尝过这般滋味的肉!杜小子,快!再给俺老程涮上十盘!”
李世民和房玄龄见状,惊疑不定,互相对视一眼,也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各自夹起一片肉,依样画葫芦地在锅中涮烫,然后蘸料送入口中。
这一尝之下,两人的反应比之程咬金竟好不了多少。
李世民只觉得那肉片极致的鲜嫩和丰腴的肉感如同琼浆玉液般瞬间包裹了味蕾,那复杂而和谐的酱料更是将这种美味提升了数个难以想象的层次,吃得他瞳孔骤然收缩,浑身一震,差点忘了维持平日里的沉稳仪态,手中筷子不由自主地再次伸向盘中。
房玄龄更是吃得眯起了眼睛,完全沉浸其中,细细品味良久,才抚须喃喃惊叹:“这…这当真只是猪肉?滑若凝脂,甘肥不腻,毫无腥膻,唯有满口留香!奇哉!妙哉!杜公子此法,真真是化腐朽为神奇,点顽石成黄金啊!”
一时间,温暖的堂屋内只剩下筷子与碗碟的轻微碰撞声、满足而急促的咀嚼声以及抑制不住的啧啧赞叹声。三位尊贵的客人早已将最初的嫌弃抛到了九霄云外,完全沉浸在了这新奇而极致的美食体验之中,吃得额头冒汗,鼻尖泛油,畅快淋漓。李世民心中更是波澜骤起:若天下猪肉经此法饲养调理后皆能如此美味,那百姓餐桌上的肉食之困,岂非又多了了一条广阔无比的解决途径?
酒足饭饱,四人围坐在依旧暖烘烘的火锅旁,周身熨帖,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杜远提议的大型养殖场上。
杜远从容不迫,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全盘规划:从养殖场的选址要点,到猪舍羊圈如何建设才能通风保暖、便于清洁;从阉猪技术的核心关键以确保肉质无臊,到如何防治疫病;从丰富的饲料来源(玉米杆、红薯藤、酒糟、豆渣等)到如何处理牲畜粪便并将其转化为滋养田地的优质肥料,形成完美的生态循环……
他最后总结道:“……此事若成,不仅金谷乃至杜家村肉食自此无忧,多余产出可大量供应长安,获利极其丰厚,更能以此肥田,使地力常新,收获更丰。然,兴建场舍、引进优质种畜、前期饲养消耗,皆需大量本钱。我粗略估算,前期投入至少需一千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