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太神奇了!吴工听得目瞪口呆,这种高科技产物真是他这种九级工程师能接触的?赵明等人更是满脸崇拜,仿佛在看神仙显灵。
车间主任满脸惊愕。他对光能热能一窍不通,但电力和储能这些词还是听得懂的。
赶紧去叫杨厂长!车间主任急声催促。
不用叫了!话音未落,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已经联袂而至。
林卫东的每个动作都在他们密切注视中,更别说又搞出了新发明。
卫东,你说这玩意儿能用太阳发电?杨厂长双眼放光地盯着太阳能板。
够咱们轧钢厂用吗?杨厂长急切追问。
轧钢机的耗电量惊人,若能解决供电问题,厂里能节省巨额开支。
可以是可以,但要供应整个厂区,需要的太阳能板可不少,还得有足够空间。
这都不叫事儿!杨厂长直接略过其他问题,眼下发电才是重中之重。
吴工,机器改造进度能不能再快点?新生产线得抓紧准备。
吴工一脸懵圈:Σ(°△°|||)︴
厂长,我们人手实在不够,真没法再快了,您就饶了我这把老骨头吧。吴工哀怨地瞥向林卫东。
合着就属他最受累,林卫东只管画图纸,苦活累活全甩给他这个老头子。关键是林卫东设计速度飞快,这边活没干完,那边又出新花样,忙得他脚打后脑勺。
杨厂长也有些不好意思:那...先这样吧。过几天领导来视察,我申请调些人手。
那可谢天谢地!吴工如释重负。光靠现有的人手,这工程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
下午时分,林卫东开始组装电瓶车。有了上午备好的零件模具,大部分工序只需拼装,进展异常顺利。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望着成型的电瓶车,惊得说不出话。
这辆自行车造型别致,外壳做工考究,配着真皮座椅和软绵绵的海绵垫。
最奇特的是它不用脚蹬,装着汽车同款车灯和喇叭,甚至需要钥匙启动。
但要说它是摩托,却不见油箱发动机,实在令人费解。
卫东,这到底是什么车?杨厂长满脸困惑。
电动车,完全靠电驱动。林卫东边说边安装蓄电池。
这块电池是系统奖励的,已在厂里充满电,随时可用。
纯电车?杨厂长大开眼界,要不试试?
正想演示。林卫东跨上座椅,拧动钥匙启动。
轻轻转动手把,车辆平稳起步,引得围观者连连称奇。
林卫东驾着电动车在厂区转了一圈。
太神了,真是好玩意儿!杨厂长赞不绝口。
林卫东也对骑行体验相当满意,特别是加装海绵坐垫和特制减震后,舒适度甚至超越当时的汽车。
卫东,这车能批量生产吗?李副厂长热切询问。
当然可以,电动车零件精度要求比电子表低得多。
结构也不复杂,制造难度不大。
关键是蓄电池技术。
目前国产电池还达不到标准。
那你这个...李副厂长盯着车上的电池。
这组电池是我自己做的。
你还会造电池?杨厂长更加震惊。
似乎没有林卫东不会的技艺。
略懂皮毛。林卫东谦逊道。
铅酸电池对他而言并非难事。
关于电池生产,我可以提供技术支持,联系专业厂家进行代工。
这种新型电池投入市场将带动产业链升级。
何必外协加工?厂里自己搞生产不行吗?李副厂长语气急切。
铅酸电池工艺复杂,我们缺少专用生产线。
难道要扩建厂房?林卫东笑着反问。
卫东考虑得周全。杨厂长颔首道,现有生产任务饱和,必须合理分配资源。
近期部里领导要来视察,我会专题汇报这个项目。
李副厂长见领导拍板,只得作罢。
既然暂时拿不到电动车,手表这个项目必须把握住。
卫东,厂里备齐了你要的原材料。李副厂长热情地说。
简单,让仓库送过来就行。
对了,再带几罐金属烤漆。
先前做的电风扇是家用电器,不讲究外观。
但电动车是代步工具,喷漆装饰必不可少。
马上安排!李副厂长立即派人去取物资。
材料到位后,林卫东先在车身上描绘纹样,贴好防护胶带,进行喷漆作业。
成品车身通体乌黑,跃动的红色火焰纹充满视觉冲击力。
这工艺绝了!李副厂长由衷赞叹。
可惜目前还轮不到他配发这样的座驾。
很快他的注意力又被林卫东组装的精密机芯吸引。
有了前次经验,这次林卫东效率更高,赶在下班前完成两块腕表。
做工精良,不过款式好像和你戴的不太一样?李副厂长略显疑惑。
这是根据两位领导身份特别设计的。林卫东微笑解释。
心里暗想:当然不同,我那是对表,能给你们做同款?
两位厂长浑然不觉,兴致勃勃地试戴新表。
杨厂长,厂里能调派运输车辆吗?这些光伏板个人搬运安装都不方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