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别一边听着,一边慢慢往宿舍方向走。傍晚的风吹动他额前的碎发,校园广播里正播放着轻柔的英文歌曲。他听着电话里她鲜活的声音,描述着属于她的、他暂时无法触及的北京日常,那些琐碎的细节——难搞的客户、好吃的川菜馆、说话带口音的老板娘——都因为她的分享而染上了温度,变得不再遥远。他偶尔会简短地回应:“嗯,记下了。” 或者,“老板娘人挺好。”
就在这时,冬别视线不经意扫过路边的公告栏。一张崭新的、设计醒目的海报吸引了他的注意:是关于学校与北京某知名互联网公司联合开展的冬季学期短期实习项目招募通知。他的脚步倏然顿住。
“绾绾。” 他打断了她关于老板娘新养了只橘猫的趣事,声音里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认真和微光。
“嗯?怎么啦?” 清绾立刻察觉到他语气的变化。
冬别将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腾出手,用手机摄像头对准了那张海报,聚焦,按下快门。“咔嚓”一声轻响。他快速将刚拍下的照片发了过去。
“刚看到的。” 他言简意赅,目光却紧紧锁在那张海报的关键信息上——项目地点:北京。申请截止日期:下月底。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她细微的、带着期待的呼吸声传来。几秒后,清绾明显拔高了一个调、带着巨大惊喜的声音炸响在冬别耳畔:
“实习?!在北京?!冬别!真的假的?!” 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像投入石子的湖面,漾开巨大的涟漪。
“嗯,学校合作项目。” 冬别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嘴角扬起的弧度却泄露了心情,“刚贴出来的通知。要求不低,得先投简历,过了初筛还有面试。” 他详细地解释着流程,像是在分析一道复杂的算法题,条理清晰,但字里行间透出的认真和志在必得却无比清晰。
“太好了!这简直太好了!” 清绾的声音雀跃得几乎要飞起来,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只剩下纯粹的兴奋,“你肯定没问题的!冬别!你那么厉害!那个模型推导那么难你都能搞定,这个算什么!什么时候投简历?需要准备什么?我帮你看看!”
她连珠炮似的发问,话语里充满了无条件的信任和热切的期盼。冬别甚至能想象出她此刻在电话那头,可能正激动地原地蹦跳,或者握着拳头给自己打气的样子。她对他能力的笃信,像一股暖流,瞬间注入他心间,将那份因为距离而产生的落寞冲得七零八落。
“具体要求我晚点回宿舍仔细看通知,再发你。” 冬别的语气也轻松了许多,带着一丝笑意,“别激动,八字还没一撇呢。”
“有一撇了!海报都贴出来了,就是有一撇了!” 清绾固执地反驳,声音里是满满的希望,“等你来北京,我天天带你吃好吃的!那家水煮肉片是开胃菜!还有涮肉、烤鸭、卤煮……”
她开始兴奋地规划起“未来”,仿佛他拿到offer已是板上钉钉。冬别听着她充满烟火气的憧憬,心尖像被羽毛轻轻拂过,又软又暖。他不再反驳,只是低声应着:“好。都听你的。”
话题在关于北京美食的美好展望中继续。清绾又分享了些办公室的新鲜事,哪个同事换了新发型很搞笑,楼下咖啡店出了限定的桂花拿铁味道很特别。冬别则告诉她,宿舍楼下那只总来蹭吃的三花猫好像怀孕了,肚子圆滚滚的。
不知不觉,冬别已走到宿舍楼下。他刷卡进门,楼道里安静了许多。
“我到宿舍了。” 他低声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眷恋,仿佛不舍得挂断这连接着彼此呼吸与心跳的线。
“嗯,我也快到家了。” 清绾的声音也柔和下来,背景音里传来电梯到达的“叮咚”声和开关门的声音,“刚进小区。今天月亮好亮,你那边能看到吗?”
冬别走到自己位于三楼的宿舍窗边,推开窗户。深秋清冽的空气涌入,带着草木的微凉气息。他抬头望去,墨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皎洁的满月悬挂着,清辉洒满寂静的校园。
“看到了。” 他望着那轮月亮,声音低沉而温柔,“很亮。”
电话两端陷入短暂的安静。没有尴尬,只有一种奇妙的、共享着同一片月色的宁静。彼此的呼吸声透过听筒清晰可闻,平稳而深长,仿佛就在耳畔。北京的晚风与洛阳的夜气,在电波中无声交汇;写字楼下的车流与校园宿舍楼的灯光,在像素与声波里模糊了界限。物理的距离,被这细碎的日常分享和同频的呼吸,奇妙地熨帖着。
“那……我先去煮个面?” 清绾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饿扁了。”
“嗯,去吧。” 冬别应道,“我也该去食堂了。”
“好,晚上视频?”
“好。”
电话挂断。听筒里的声浪戛然而止,世界仿佛瞬间安静下来,只余下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冬别握着尚带余温的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和清绾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是她发来的、那碗红艳诱人的水煮肉片照片。他指尖在屏幕上轻轻划过,仿佛能触摸到她分享时的雀跃。宿舍里空无一人,只有书桌上摊开的课本和笔记本,提醒着他未完的功课。他走到桌边坐下,却没有立刻翻开书本,而是点开了那张实习海报的照片,目光久久停留在“北京”两个字上,眼底的光芒比窗外的月色更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