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去年…..哦,按崇祯爷的年号应该是崇祯二年,关外的建奴大汗皇太,曾绕过蒙古破长城入关劫掠,最后止步于北京城下…..此事震惊天下,不过传到我们这边已经模糊不清了….”
孙永贞语气沉重地说道。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
赵子龙没想到,这个在明末历史上标志性的事件竟然已经发生了。
这意味着明朝的衰落和满洲的崛起已经非常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原局势将更加糜烂,各地义军也是风起云涌,明军疲于应对。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之前在大陆看到的是那么凋敝的景象,恐怕不仅仅是地方性的匪患,更是那次入关劫掠的后遗症!
“还有,“
孙郎中继续说道:“听闻朝廷为了应对辽东危机,对东南沿海的郑芝龙更加器重拉拢,许以高官厚,想利用他手中的海军牵制建奴,至少也能保障漕粮海运,”
郑芝龙,又是那个郑芝龙!
赵子龙思绪飞转,郑芝龙在历史上确实是在己巳之后,地位更加巩固。被明朝倚为东南柱石。
可见他的船出现在渔岛附近,恐怕不仅仅是一次偶然,而是在执行某种朝廷默许的,与辽东战局相关的任务,比如向仍在抵抗的东江镇拨输送补给或者是在清理航道。
这个消息太重要了,让赵子龙对当前的时间点和外部大势有了相应的了解,也让他想起前世很多关于现在的资料。
同时,他也嗅到了机会,一个混乱而充满变数的时代,正是野心家崛起的舞台。
郑芝龙能从一个海盗成为一方诸侯,赵子龙拥有远超越时代的见识和灵泉空间,为何不能在这海外之地经营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这个消息很重要啊,多谢孙先生!”
赵子龙压下心中的波澜,沉声道:“看来,大势良机即将到来,我们更要加快扩大队伍,打通与外界的联系,这世界必须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深远。
黑鱼岛将成为他崛起的一个支点,一个能让他有能力在未来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投下自己筹码的一个支点。
现场顿时一静,众人都被他突如其来的话语和巨大的野心震撼住了。
“恩公的意思是…..”
石柱咽喉滚动,结结巴巴地问道。
在座的,平时都是老实巴交的草民,一惯是逆来顺受,哪里听说过这样的虎狼之词?又什么时候生出过大逆不道的念头?
“对,我的意思是…..”
赵子龙目光坚定,话语沉稳,盯着现场每一个人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道:“我们要活,还要让自己和子子孙孙都过上好日子,这些不能只指望老天爷和那些贪官污吏,我们要靠自己!”
“像郑芝龙这样的人,都能从海盗做到朝廷大员,雄霸一方,他能做的我们也一样能,而且还要比他做的更好,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要有足够的本钱,”
众人先是震惊,然后是惊喜,最后竟是兴奋得浑身颤抖,好像看到了自己和后辈们的幸福生活。
赵子龙的话,成功激起了他们潜伏在身体里的魔鬼:“对啊,反正都要饿死了,与其这样死,还不如搏一把,万一成功了呢?”
赵子龙见众人的样子,不由暗呼一声,士气可用。
于是,他决定再添一把手,霍然起身,望向洞内众人:“天下风起云涌,时不我待,我们不能坐等,必须尽快主动出击,过几天就出海回大陆!”
众人都被赵了龙突然的决定愣住了。
秀娘也是担忧地道:“子龙,寒冬出海太危险了,而且大陆上…..”
“正因为是冬天,敌人才会放松警惕,”
赵子龙斩钉截铁地说道:“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冬天郑芝龙的船队也不会在此时频繁出动,正是我们行动的好时机,”
他走到洞穴中央,声音铿锵有力:“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我带领乘船返回大陆,招兵买马,打探消息,”
“另一路由秀娘、李海负责,留守岛屿,加紧建设防御工事,储备物资,”
他的这个决定顿时让大家一片哗然,顿时议论纷纷。
李海也急道:“赵大哥,让我也跟你去吧!”
“不,”
赵子龙摇摇头:“你熟悉海岛,留下来协助秀娘,”
“秀娘,岛上就交给你了,加强物资储备、加固防御,特别是在高处修建几处了望塔。”
见秀娘坚定点头,他又转身:“石柱、李河,你们准备一下,三日后我们一起出发,”
接下来三天,整个黑鱼岛都忙了起来。
女人们连夜给三人赶制御寒衣物,准备干粮。
男人们则是检查武器、整修船只。
赵子龙特意带孙郎中辨认了几种岛上特有的草药,,准备带到大陆作为交易物资。
趁这几天,晚上赵子龙和众女好好交流了一下。
就连周嫂,吴妈也分了一杯羹,不用只是旁边听墙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