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曹文诏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深吸一口气,又重重吐出,朝着赵子龙重重一抱拳,声音沉稳有力:“好!赵兄弟今日之言,俺老曹记下了!他日…….他日若真到了走投无路那一步,定去叨扰兄弟!”
他没有把话说死,但“记下了”和“定去叨扰”这几个字,已然表明了态度。
对于他这样级别的将领来说,这几乎已经是最大程度的承诺了。
“兄弟我静候大哥佳音!”
赵子龙也郑重回礼,心中一块石头这才落地,他真怕刚才曹氏叔侄一下子翻脸。
好在,他没有看错对方,事实摆在面前,他们也不得不为今后打算。
他知道,对于曹文诏这等人物,只有待之以诚,今天能有这样的承诺,已是意外之喜。
离开前,赵子龙将柳如烟的地址告诉了他,他相信他们即使不和自己走在一起,也不会对如烟她们不利。
离开曹文诏的驻地,赵子龙不再耽搁,回到柳如烟小院,告诉她有关曹文诏、孙传庭的事情,让她时刻关注着。
通过柳如烟迅速搭建起来的情报网络,已经联系上了在登州周边默默招募人手的石柱。
石柱这趟差事办得极为出色。
他谨记赵子龙“宁缺毋滥”的指示,避开城镇和交通要道,深入那些被战乱和苛政折磨得苦不堪言的穷乡僻壤,凭借着带来的不多却实在的粮食和盐块,以及赵子龙“海外有安居乐业之地”的承诺,陆陆续续又招募了二十多名青壮流民,有男有女,也有有本领在身的人员。
这些人大多拖家带口,但没有太小或太老的人,这样的人早就被饿死了。
虽然都是面黄肌瘦,但眼神中充满了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新生活的期盼,是建设黑鱼岛的宝贵劳动力。
得知人员已经到位,赵子龙当机立断,让人传话,让石柱带着新招募的人,化整为零,分批悄悄前往最初登陆的那个隐秘海湾汇合。
也不用等,满一船人就开拔一批。
同时,赵子龙也与柳如烟迅速处理完手尾。
柳如烟这段时间利用赵子龙提供的资金和她的手腕,已经在登州城内站稳了脚跟,初步编织了一张以市井之徒、落魄文人、官府小吏等等为主的情报网。
赵子龙对她交代了一番,留下了后续联系和传递信息的暗号。
又给留了一些粮食和银钱,让她派专人招募流民,尤其是一些有手艺的人才。
同时让她继续留意官场动向,以及建奴和郑芝龙势力的任何风吹草动。
柳如烟一一记下,眼神中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情愫。
赵子龙好好疼爱了一下她,做为青楼花魁,自是对房中事多有研究,给了他更好的享受。
一晚上不知道换了多少地方、多少姿势,方才双拥着沉沉睡去。
数日后,赵子龙终于顺利回到了黑鱼岛。
当小船缓缓驶入那个熟悉的海湾时,得到消息的柳秀娘早已带着岛上众女等在沙滩上。
看到赵子龙安然归来,并且又带回了这么多新面孔,岸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子龙!”
“相公回来了!”
柳秀娘第一个冲上前,扑进他的怀里,眼中满是欣喜和如释重负。
苏芹芹、杨玉蝶等人也簇拥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候着。
小环和大丫更是兴奋地围着赵子龙打转。
赵子龙跳下船,先是对几人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没事。
然后让船上众人全部下船,顿时有人岛上人员过来对接,将他们拉走去安排食宿。
现在岛上团队已经完全能够正常运转,哪些事情谁负责?如何来安排?都已经分工得非常明确了。
新人们看着岛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又看了看岛上那些虽然衣着朴素但面色红润、眼神明亮的“老居民”,心中的不安渐渐被希望所取代。
紧接着,赵子龙立刻召集了岛上的核心成员——柳秀娘、杨玉蝶、苏芹芹、周嫂、吴妈、石老汉、石柱、小环、王大友、李氏兄弟以及孙郎中,在扩建后的岩洞议事厅内开会。
赵子龙简要介绍了此次大陆之行的收获和见闻,重点提到了与官场一些人的接触,以及郑芝龙粮船被扣、登州官场暗流涌动的情况。
“……所以,外界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博弈加剧。一切都表明天下大乱已至,这对我们而言,既是挑战,同时更是大机遇.....”
赵子龙总结道,“我们必须加快大陆上信息搜集以及与部分势力的对接,同时岛上的建设步伐也要加快,尽快积蓄力量。”
现在人数已经达到了五六十人,而且对内对外业务正在急速扩张,人员分工等都需要进行重新调整。
第一,成立“垦殖队”,由石老汉暂任队长,将岛上年纪比较大的男丁,体格健壮的妇女组织起来,采用军事化管理,现在开始勘测岛上可以种粮食、蔬菜或果树的荒地,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全力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同时养殖牲畜养殖,毕竟这么多人,粮食才是根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