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在海上对峙片刻后,开始互打旗语交流,然后对方船队中驶出一艘小船,向李海的旗舰靠近。
“看来是来交涉的。”
赵子龙心想。
不久,李海派人回报:那支船队自称是来自登州的商队,请求在岛上补给淡水。
赵子龙沉吟片刻:“允许他们停靠新港,但每次只准一艘船入港,其余在外海等候。同时陆战、海战大队都要加强警戒,以防有诈。”
命令下达后,赵子龙立即乘快船返回主岛,他要在议事厅接见这支神秘的船队主事人。
当赵子龙抵达主岛时,一艘大船已经缓缓驶入港口。
这些船只造型奇特,既有中式帆船的特点,又融合了一些西洋元素,显然不是普通的商船。
从船上走下一行人,为首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容刚毅,步履沉稳,一看就是行伍出身。
“在下沈廷扬,拜见岛主。”
中年人拱手施礼,语气不卑不亢。
沈廷扬?赵子龙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猛然想起这可是明末一位有名的海运官员,以善于水战着称。
苏州府崇明人,也就是上海人,曾经提出海运改革方案,有效解决了辽东的粮饷运输问题,官职最高升迁至兵部侍郎并总督浙直水师。
1645年清军南下后,他率军至崇明岛抵抗,失败后流亡浙江。1647年在鹿苑遭清军俘杀,年仅53岁。 ?
想到这里,赵子龙顿时热情了几分,这可是他现在最需要水战人才。
“沈先生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赵子龙突然变得热情,让沈廷扬也是一愣。
这时赵子龙还礼道,“不知诸位来此,所为何事?”
沈廷扬神色凝重:“实不相瞒,我等并非普通商队,登州...已经失守了。”
赵子龙顿时心中一震,登州可是山东重要的港口,驻有重兵,怎么会轻易失守呢?
沈廷扬继续说道:“孔有德叛变,投了满洲人,登州水师大半随他而去。我等不愿从贼,也不愿重回腐败的朝廷,于是只得率部北上,寻找安身之所。”
赵子龙这才明白,眼前这位就是历史上那位坚守到最后的登州参将沈廷扬,这时正是如同丧家之犬,不知道要去往何处。
这可是难得的水战人才!
“沈将军若不嫌弃,不妨在此暂住。”
赵子龙诚恳地道:“我这岛上虽然简陋,但是人员、武器、粮食皆很充足,足以安身立命。”
“而且我现在正在扩建海军,你肯定大有用武之地…..”
沈廷扬眼中闪过感激之色:“多谢岛主收留,不过……”
他犹豫了一下,“我需要和手下兄弟们商量一下……”
赵子龙爽快答应:“自然可以。”
赵子龙带沈廷扬在岛上参观了一番,以坚定他的信心,然后才放他离开。
当晚,沈廷扬再次回来,接受赵子龙的建议,归顺黑鱼岛。
当外海的另外四艘船也驶入港口时,赵子龙才明白沈廷扬为何如此谨慎。
这三艘船上不仅有300多名将士,还有他们的家眷,总共近千人。
更让赵子龙惊喜的是,这些船只上还装载着大量物资,包括火炮、火药、造船工具等,甚至还有几位熟练的造船工匠。
“沈将军带来的,可是一份厚礼啊。”
赵子龙笑道。
沈廷扬正色道:“这些物资,就当是我等投奔的诚意,只求岛主能善待将士和家眷。”
当晚,赵子龙设宴款待沈廷扬一行。
宴席上,沈廷扬详细讲述了登州事变的经过,听得赵子龙唏嘘不已。
“满洲人野心勃勃,中原危矣。”
沈廷扬痛心疾首。
赵子龙举杯道:“乱世之中,能保全一方百姓已是难得。沈将军既来此,我们当同心协力,共图大业。”
沈廷扬感受到赵子龙的诚意,终于放下心来。
沈廷扬带来的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军。
而五艘战船都是中型战舰,每艘?分为四层。
下层主要用于压舱,确保船体稳定。
中层主要设置淡水柜,用于储存淡水以供船员使用。
上层是士兵日常起居区域,配备床铺等生活设施。
顶层则是开放式作战平台,配备佛郎机炮、鸟铳等火器,士兵可在此进行远程攻击或防御。 ?
沈廷扬及其军队的到来,让他的海军实力顿时上升了两个层次。
但是随着岛上人员的不断激增,也对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子龙,又有心事?”
柳秀娘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
赵子龙轻叹一声:“实力越强,责任越大。如今我们已有四千多人口,规模可观的陆军和海军,是该好好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了。”
苏芹芹也走了过来:“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会在后面支持你的。”
赵子龙感动地将二女搂入怀中。
几人在乱世中同生共死过,可以相互陪伴支持,实在是莫大的幸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