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是九月,但太阳依然很毒辣,仿佛能将人晒脱一层皮。
赵子龙抹了把汗,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工地,忍不住嘟囔:这鬼天气,怕是连知了都要中暑。
主公,您还是到凉棚下歇会儿吧。
关月贞举着把油纸伞,小脸也是被晒得通红:这巡视工事的活儿,交给孙将军他们就是了,你还非要自己来,
赵子龙嘿嘿一笑:那怎么行?这可是咱们兴国军的第一道防线,我不得亲自盯着啊?
主公您看,
孙传庭指着基地中正在修建的炮台,解释道:按照宋先生的设计,这炮台外墙厚达一丈,都是用新式水泥浇筑的,里面还加上了拇指粗的铁条,炮弹打上去也就是轰出个白点。
赵子龙走近细看,只见工匠们正在安装一种新式旋转炮架。
这玩意儿是宋应星鼓捣出来的,可以让火炮在底座上灵活转动,炮口随时转向,射击范围大了不止一倍。
老宋啊,
赵子龙欣慰地拍着宋应星的肩膀:你这脑袋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这种主意都想得出来。
他现在只管一些方向性的东西,这种细节上的设计,都是研究院自己琢磨的。
宋应星不好意思地抓抓头:都是主公指点得好。不过说实话,这水泥真是个好东西,就是搅拌起来太费劲,工人们都在抱怨。
“看来还是要搞工业化啊,有了蒸汽机就不用人工了,省心又省力。不过,现在可以先用下水力机械,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赵子龙深思了一会说道。
“是啊,还是主公脑子活, 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宋应星一拍大腿,懊恼地说道。
不过转头又道:“不过,主公刚说的工业化、蒸汽机又是什么东西?”
正在此时,远处传来的一声巨响,把众人都吓了一跳。
怎么回事?
赵子龙皱眉向那个方向看去。
不一会儿,一个满脸黑灰的工匠跑过来:主公恕罪!是试炮的时候装药多了点,把靶墙给轰塌了…...
赵子龙和宋应星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好!威力越大越好!
赵子龙兴奋地说道:走,一起过去看看。
被轰塌的靶墙碎石飞得到处都是,赵子龙捡起一块掂了掂,满意地点头:这威力,肯定够后金骑兵喝一壶的了。
这门新铸就的火炮,静静地伏在演武场的夯土墩上,黝黑的炮身流淌着冷峻的光泽。
它不再是往日那笨重而危险的铁疙瘩,而是一件被智慧与匠心重塑过的战争艺术品。
最关键的革新,在于那根修长的炮管。
它并非凡铁所铸,乃是工匠们呕心沥血,以秘法炼制的合金铸成。
其质地在日光下泛着一种深沉的青灰色,仿佛千锤百炼的精钢,密度却又更高。
用手指轻弹,回声沉郁雄浑,如古寺钟鸣,显示着其无与伦比的硬度和韧度。
正是这脱胎换骨的材质,从根本上驯服了膛内狂暴的烈焰,昔日那令人闻之色变、动辄碎裂夺命的“炸膛”之险,已随着旧式炮管的消逝而成为历史。
炮膛内壁光滑如镜,已经刻上了膛线,能引导炮弹沿着更稳定的弹道,打到更远的地方。
性能的跃升是颠覆性的。
射程与威力,何止倍增?
那落点处腾起的烟柱与巨响,宣示着一个火炮新时代的到来。
与之匹配的,是弹药与击发方式的革新。
炮弹不再从炮口费力地前装,而是仿照新兴的燧发火枪原理,实现了从炮尾便捷地填装。
引信方面,经过长期的试验,研究院已掌握机械发火技术,实现了枪炮等火器的压发式、绊发式打火。
而这引信的价值,远不止应用于火炮,凭借此物,工匠们轻而易举地造出了单兵可用的手榴弹,铸铁外壳内填充火药与铁珠,加上一根引信便成为掌中雷。
将其原理稍加变化,深埋于地的“铁西瓜”——地雷也应运而生,将成为未来战场上最阴险的陷阱。
赵子龙又试了试手榴弹和地雷的威力,破坏力极强,扔在人堆里一次能炸伤十来个人。
到海岛上巡视到海岸防线时,正赶上退潮。
赵子龙突发奇想,非要亲自试试新布设的水下障碍。
主公,这可使不得!
李海急忙阻拦:那些铁蒺藜可是锋利得很,万一…...
话没说完,赵子龙已经脱了靴子蹚进水里。
没走两步,就一声跳了起来。
怎么了主公?
众人惊慌地围了上来。
赵子龙龇牙咧嘴地抬起脚,只见脚底板扎着个锈迹斑斑的铁家伙。
这是...前朝的火炮零件?
李海辨认了半天:怎么混进铁蒺藜里了?
负责布防的军官吓得脸都白了:都是属下失职!这就重新检查…..
赵子龙却无所谓地摆摆手:不必了,留着也挺好。让那些想偷袭的家伙们也尝尝暗器的滋味。
众人都是不禁忍俊不止,关月贞更是笑得直不起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