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为曹文诏运作升迁的同时,一个意外的惊喜也是从天而降。
这一日,曹文诏兴冲冲地来找赵子龙,身后还跟着一位风尘仆仆、面容与他有几分相似,粗犷彪悍的年轻将领。
“主公!您看谁来了!”
曹文诏声音洪亮,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道:“这是末将的弟弟,曹文耀!如今在甘肃镇担任副参将,此次奉命押送一批军械往辽东,途经山东,特意告假来看我!”
赵子龙眼前一亮!曹文耀!也是明末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悍将,勇猛绝伦,号称“万人敌”!
他连忙起身相迎:“原来是曹文耀将军!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
曹文耀显然有些拘谨,他打量着眼前这位过分年轻的“主公”,又看了看堂兄对其恭敬的态度,心中惊疑不定。
他抱拳行礼,声音如同洪钟:“曹文耀见过赵……赵首领。”
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称呼。
赵子龙不以为意,热情地拉着他坐下,吩咐上茶。
曹文诏在一旁绘声绘色地讲述起兴国军的种种,从高产的庄稼到犀利的火器,从平等的氛围到严明的军纪,再到刚刚举行的授衔大典。
曹文耀起初还带着几分军人的傲气和审视,但越听,眉头皱得越紧,眼神中的怀疑逐渐被震惊和不可思议所取代。
当曹文诏说到兴国军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以及那“让所有人吃上饭”的口号时,曹文耀忍不住打断:“兄长,此言当真?世上真有如此地方?那朝廷……”
“文耀!”
曹文诏正色道:“为兄何时骗过你?你一路从甘肃过来,所见流民惨状如何?朝廷……哼,朝廷若能让人吃饱饭,何来这遍地烽烟?主公这里,才是真正做事、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地方!”
赵子龙适时开口,语气诚恳:“曹将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如让文诏陪你在这基地里好好转转,看看我们的军营、工坊、农田,甚至可以去流民安置点看看。如何选择,全凭将军本心。”
接下来的三天,曹文诏陪着曹文耀几乎走遍了莱州基地的核心区域。
看着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士兵,看着高效运转的工坊和丰收在望的田野,看着那些原本奄奄一息、如今脸上渐渐有了光彩的流民,曹文耀内心的冲击无以复加。
他出身军旅,深知大明官军的腐朽和民间疾苦,眼前的一切,与他认知中的世界截然不同。
第三天晚上,曹文耀独自来到赵子龙书房,噗通一声单膝跪地,抱拳道:“主公!俺是个粗人,不会说漂亮话!但这三天所见所闻,让俺心服口服!若主公不弃,俺愿效犬马之劳,追随主公,共创大业!只求主公应允,他日若与后金交战,让俺为先锋!”
赵子龙大喜过望,连忙上前扶起:“能得将军相助,简直是如虎添翼!先锋之位,非你莫属!”
他当即任命曹文耀第2师副师长,暂授上校军衔,待战功转正。
不过他还需要一段时间回去处理事情,才可以到基地来。
官场运作顺利,又得猛将来投,赵子龙心情大好。
大明朝廷的几员虎将,像是卢象升,孙传庭,曹文昭,曹文耀,曹变蛟、沈廷扬几个,都是明末最出类拔萃的文臣武将,现在都被他揽到自己身旁,真到了争天下的那一天,自己已经占了莫大的优势。
这日晚间,他正在书房审阅泰山基地送来的铜矿勘探报告,房门被轻轻推开。
一阵香风袭来,只见苏芹芹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外地忙碌,因为受勋才回到基地。
她竟未穿平日里的裙钗,而是换上了一套合身的靛蓝色女兵校官常服,裁剪得当的军装将她窈窕的身段勾勒得淋漓尽致,少了几分平日的妩媚,却多了几分英姿飒爽。
肩章上,代表文职上尉的二杠三星和金色毛笔标识,在灯下微微反光。
赵子龙看得一愣,随即笑了起来:“苏上校,这么晚了,有何军情禀报?”
苏芹芹脸上飞起两朵红云,眼波流转,带着一丝狡黠和挑衅,迈着标准的齐步走到书桌前,敬了一个略显生涩但别有风情的军礼:“报告主公!属下……前来汇报‘曹文诏总兵升迁计划’第一阶段进展情况!”
她故意拖长了语调,声音又软又糯,与一身戎装形成奇特的反差。
赵子龙哪里还不明白她的心思,放下手中的报告,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她:“哦?进展如何?苏上校不妨近前详细说明。”
苏芹芹抿嘴一笑,绕过书桌,假意要拿桌上的文件,却“一不小心”跌坐在赵子龙怀里,一股混合了女儿香与淡淡墨汁气息的味道钻入赵子龙鼻中。
“主公……”
她声音更低了,带着一丝喘息,手指无意识地划着赵子龙胸前的衣扣:“属下为了曹将军的事,连日奔波,腿都跑软了……您是不是该……犒劳犒劳属下?”
赵子龙感受着怀中温香软玉和那身挺括军装带来的独特触感,心头也不禁一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