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廷扬指挥舰队抢占上风位,李海则负责具体战术指挥。
各战舰侧舷炮窗齐齐打开,露出黑洞洞的炮口。
“目标,敌军前导舰!齐射!”
李海一声令下。
传令兵纷纷用旗语将指令传达到各个战舰上。
“轰!轰!轰!轰!”
兴国军战舰侧舷装备的改良式佛郎机炮和加农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
炽热的炮弹呼啸着划破夜空,精准地砸向叛军船只。
不管是孔有德的船,还是后金的船,全是用木头制成,木质船体在猛烈的炮火下不堪一击,有的被直接击穿水线,海水疯狂涌入。
兴国军的火炮射程更远,在对方的火炮射程还没有够上他们之前,他们就已经开炮。
而且炮弹威力较常规火炮威力更大,炮弹里面被装上了炸药,一旦被击中就直接发生爆炸,破坏是前所未有的大。
叛军虽然也有一些火炮,但也只能远远地看着,被动挨打。
对方发出的炮弹大多远远地落入海中,离兴国军的船还有很远一段距离,只能激起一道道徒劳的水柱。
兴国军海军却是训练有素,炮击精准,并且舰船机动灵活,不断分割、包围叛军船队。
一段时间的炮击,对方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靠近!跳帮作战!”
见时机差不多了,在炮火掩护下,兴国军的一些快船迅速贴近那些装载物资和人员的叛军大船。
身披轻甲、手持燧发短铳和腰刀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如同猿猴般敏捷地抛出钩索,跃上敌船甲板,与惊慌失措的叛军士兵展开激烈的接舷战。
叛军还想反抗,但是刚一露头就被船上的火铳一个排射,打得纷纷掉下船来。
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叛军屡次经历打击,本就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只想着逃命。
在兴国军猛烈的炮火、火铳和凶狠的跳帮攻击下,抵抗迅速瓦解。
一会之后,许多船上就已经升起白旗投降,一些试图顽抗的则被迅速击毙。
海面上火光冲天,爆炸声、喊杀声、哭喊声、落水者的呼救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残酷的夜海悲鸣。
孔有德和耿仲明所在的旗舰,因为目标明显,遭到了兴国军数艘战舰的重点“照顾”。
炮弹不断在船周围落下,激起的水柱泼洒在甲板上。
一枚链弹呼啸而过,瞬间将他们主桅杆上的帆索撕裂大半,船速骤降。
“大帅!不行了!快换小船走吧!”
耿仲明拉着目眦欲裂的孔有德,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下,仓皇放下一条小型快船,趁着战场一片混乱,夜色和硝烟的掩护,丢弃了旗舰和大部分部下,向着辽东方向拼命划去。
这里离辽东大陆已经不远,也只有百八十里地的距离,如果运气足够好,可能也会划到岸上。
陈有时、毛承禄等将领也各自寻机逃命,能否逃脱,全凭天意。
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海战,在天色将明时渐渐平息。
朝阳跃出海平面,将金色的光芒洒在满是残骸、漂浮物和油渍的海面上,景象凄惨而壮观。
在武器和船只占优,以及提前埋伏的优势下,兴国军大获全胜。
经初步清点,此战共击沉、焚毁叛军船只十余艘,俘获大小船只五十余艘,其中包括多艘装载着重型火炮和大量物资的货船。
俘虏叛军和后金士卒、水手及工匠家眷共计一万五千余人!
缴获包括红衣大炮在内的各型火炮近百门,火药、弹丸、粮秣、金银财宝无算。
更重要的是,那些被孔有德视为投靠后金“投名状”的数百名熟练火器工匠,几乎被一网打尽,全部成了兴国军的俘虏。
这一次海战,基本上将后金本来就不多的船只一网打尽了,从此这片海域就是沈廷扬他们最大了。
而孔有德、耿仲明等少数叛军头目,还有后金将领马福塔等人,虽然趁着天黑侥幸逃脱,但他们赖以翻身的本钱——军队、工匠、火炮、船只,绝大部分都落入了赵子龙之手。
“哈哈哈!好!沈廷扬、李海打得好!此乃泼天之功!”
当战报传回莱州基地,赵子龙抚掌大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次海上截击,不仅沉重打击了叛军,阻止了后金获得关键性技术援助,更让兴国军凭空获得了一笔巨大的“遗产”,尤其是那些工匠和火炮,对兴国军工体系的提升又将是很大的助力。
“立刻命令沈廷扬,押解俘虏和战利品,迅速返航!注意警戒,防止明军水师察觉插手。所有俘虏按既定流程处理,工匠及其家眷单独列出,优厚待遇,尽快让他们安心,为我所用!”
赵子龙一连串命令下达,整个兴国军体系再次高效运转起来,开始消化这巨大的战果。
黄海截胡一役,赵子龙以其精准的情报和果断的行动,成功地在这场明、叛、金三方博弈中,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而其他几家相互硬磕,军队和物资全都是损失惨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