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域的晨光,带着久违的暖意,洒在每一寸土地上。
东莱郡的集市里,人声鼎沸。穿着粗布衣裳的百姓挑着新鲜的蔬果穿梭,摊位上摆放着归墟海的珍珠、西漠的草药,还有白鹿书院刻印的《浩然共守篇》小册子。一名身着黑袍的魔修正帮着老农修补牛车,他右臂的红绫弯刀安安静静地挂在腰间,没有丝毫戾气;不远处,道门修士正用温和的玄力帮孩童取下卡在树梢的风筝,白发间的柔和取代了往日的冷漠——这是九域从未有过的景象,像一幅流动的“众生共守图”,温暖而鲜活。
墨尘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步在集市中,像一个普通的旅人。胸口的竹简与剑穗贴在衣襟内,随着脚步轻轻晃动,是他与过往初心的羁绊。他不再有玄印的加持,也没有了功法代价的束缚,只是凭着一身对平衡之道的领悟,行走在九域各地,看众生如何践行“自渡”的真意。
“这位先生,要买一本《共守篇》吗?”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捧着小册子跑过来,脸上带着天真的笑容,“山长说,读了这个,就能明白怎么守护家啦!”
墨尘笑着接过小册子,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上面的字迹是白鹿书院山长的手笔,却多了许多百姓的批注——有老农写下“守田即守心”,有工匠刻上“精工即正道”,还有修士添了“护生即护道”。这些朴素的话语,比任何高深的功法都更贴近“平衡之道”的本质。
“谢谢你,小姑娘。”墨尘付了铜钱,将小册子揣进怀里,“你知道什么是‘自渡’吗?”
小姑娘歪着脑袋想了想,指着不远处修补牛车的魔修和放风筝的道修:“山长说,‘自渡’就是不做坏事,帮别人,就像那位黑袍叔叔和白胡子爷爷一样!”
墨尘心中一暖,点了点头。原来,平衡之道从来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是藏在每个人的日常里,藏在守护与互助的初心之中。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人群朝着东莱郡的城门涌去,墨尘顺着人流望去,只见一名儒修匆匆跑来,脸上带着焦急:“不好了!城西的‘静心谷’出事了!谷中修士陷入了‘执念幻境’,说要重建‘天道秩序’,否则九域会再次混乱!”
集市瞬间安静下来,百姓们脸上的笑容褪去,露出一丝担忧。毕竟,天道的阴影在他们心中盘踞了太久,哪怕如今安宁,也怕再次回到过去的日子。
“大家别慌!”墨尘上前一步,声音温和却坚定,“静心谷的修士只是对‘自渡’有了误解,我们一同前去,帮他们找回初心。”
“墨尘先生!”有人认出了他,眼中闪过一丝依赖,“有您在,一定能解决的!”
墨尘轻轻摇头,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不,不是我能解决,而是我们一起。九域的平衡,从来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靠我们每个人的初心。”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百姓们渐渐平静下来。之前修补牛车的魔修放下工具,握紧腰间的止戈刀:“我愿同去!魔修的‘自渡’,就是帮人破除执念!”
放风筝的道修也走过来,拂尘轻挥:“道门的‘自渡’,是引导而非强制,我也去!”
很快,集市上的百姓们纷纷响应,有提着锄头的老农,有拿着工具的工匠,还有捧着佛灯的居士——他们没有强大的力量,却有着最纯粹的初心,想要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一行人朝着静心谷走去,路上,墨尘看到归墟信鳞亮了起来,蓝光中带着安心的气息——鲛人首领传来消息,归墟海的珊瑚林已恢复如初,鲛人族群正与人间的工匠一起搭建跨海石桥,连接天外三境与九域,让平衡之道传递得更远。
静心谷的入口,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灰色雾气,雾气中带着熟悉的“执念之气”,却不是天道余孽的毁灭之力,而是修士们内心的恐惧与迷茫。
“里面的修士听着!天道已灭,平衡之道已立,你们为何还要执着于重建秩序!”魔修朝着谷内喊道,声音穿透雾气。
“闭嘴!”谷内传来一声怒喝,一道灰色的光刃劈出,却在中途停住——显然,里面的修士还有理智,不愿伤及无辜,“若没有天道秩序,四道必再次争斗,九域必乱!你们这些凡人不懂,只有重建秩序,才能换来长久安宁!”
“秩序不是靠强制,而是靠初心!”墨尘走上前,声音透过雾气传入谷内,“当年天道以秩序为名,束缚众生,让四道争斗,让百姓受苦,难道你们忘了吗?如今的安宁,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坚守初心,而非被秩序捆绑!”
谷内陷入沉默,灰色雾气微微波动,显然里面的修士在挣扎。
墨尘继续说道:“你们看谷外的百姓——老农守田,工匠精工,修士护生,他们没有被秩序束缚,却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九域。这才是真正的平衡之道,是‘自渡’的真意!”
话音刚落,谷内传来一声叹息。灰色雾气渐渐散去,露出静心谷的真面目——谷中修士们盘膝而坐,眉心泛着淡淡的灰光,正是被“秩序执念”困住的征兆。为首的修士缓缓睁开眼,眼中满是迷茫:“可……若没有秩序,人心易乱,到时候怎么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