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村的秋阳裹着麦香,落在初心碑前的晒谷场上——场边搭着十几顶麦秸编的棚子,南边棚子飘着茶香,北边棚子堆着新剪的羊毛,东边棚子挂着泛光的丝绸,西边棚子摆着饱满的土豆,都是九域各地赶来赴“初心宴”的人带来的。二十出头的麦丫站在棚子中央,手里握着那支磨得温润的春秋笔,正把各地的初心故事抄在新竹简上,笔尖落处,青芒裹着麦香,在竹简上晕开浅浅的痕。
“麦丫姑娘,您看这茶饼!”南边村落来的阿婆捧着个竹篮,里面的茶饼印着麦穗图案,“俺们村的初心是‘守着茶苗,等茶香绕屋’,今年春茶收成好,俺特意烤了茶饼,裹着麦秸带来的,您尝尝,有麦香和茶香混在一起的味儿!”
麦丫接过茶饼,咬了一口,清甜里带着暖糯的麦味,笑着在竹简上写:“南地茶饼裹麦香,初心绕屋岁月长。”刚写完,北边村落的汉子扛着个布包走过来,包里的羊毛雪白雪白的:“俺们的初心是‘守着羊群,等新毛暖炕’,这是今年头茬羊毛,用麦秸灰洗过的,软和得很,想给归心村的孩子们做件小袄,冬天祭碑的时候就不冷了。”
“还有俺们的丝绸!”东边村落的姑娘提着个锦盒,里面的丝绸绣着初心碑的图案,“俺们的初心是‘守着蚕娘,等新丝织裳’,这丝绸里掺了初心麦的麦壳,摸着有暖乎乎的劲儿,想给初心碑做个罩子,下雨天也能护着碑上的字。”
西边村落的小石头也来了,如今已是个挺拔的少年,手里捧着个陶罐,里面是满满的土豆:“俺们村今年种了归心村的初心麦,也学着种了土豆,这土豆用魔心的力量松过土,道心的力量浇过水,长得特别大!俺带来给大家尝尝,就像当年大家帮俺找阿爹一样,俺也想帮大家添道菜。”
麦丫把这些都抄在竹简上,晒谷场的人越来越多,穿道袍的在帮着搭棚子,用《两仪混沌诀》引着风,把麦秸棚子吹得整整齐齐;穿儒衫的在帮着写请柬,竹简上的字飘着青芒,老远就能看见;穿僧袍的在帮着点麦秸灯,佛灯里的麦壳燃着,光里飘着淡淡的香;穿黑衣的魔修在帮着劈柴火,魔心的红光落在柴上,柴火噼啪响着,却没有一点戾气。
只有西边来的一个小魔修,蹲在柴火堆旁,盯着手里的木柴发呆——他的袖口磨破了,露出手腕上淡淡的魔纹,小声嘟囔:“阿娘说,九域的人还是怕魔修,俺们不该来……”
劈柴的阿烈听见了,走过去坐在他身边,把自己腕上缠着的麦秸镯子解下来,套在小魔修手上:“你看这镯子,是用初心麦的麦秸编的,里面裹着俺的魔心光,也裹着归心村百姓的初心暖。当年俺刚来归心村,比你还怕,可后来俺发现,怕不怕不是看你是不是魔修,是看你有没有初心——你想护着什么?”
小魔修低头看着镯子,麦秸暖乎乎的,轻声说:“俺想护着阿娘种的土豆,不让虫咬,不让水淹……”
“那你就去帮着翻晒土豆啊!”阿烈笑着指了指西边的棚子,“你用魔心的力量看看土豆里有没有虫,道修的小师父们正好在辨虫灾,你们一起,就能把土豆护得好好的,这不就是初心吗?”
小魔修眼睛亮了,跑向土豆棚,正好遇上帮着辨虫灾的道修少年。道修少年立刻递给他一个小小的阴阳符:“这符能映出虫迹,你用魔心的光照着,咱们一起找,找到就用麦秸灰把虫赶走,好不好?”
两个孩子凑在一起,符上的蓝光和魔纹的红光缠在一起,落在土豆上,细小的虫迹慢慢显出来,他们用麦秸灰轻轻撒上去,虫儿就乖乖爬走了。麦丫看着这一幕,笔尖落在竹简上,又添了一句:“魔纹映虫迹,道符护薯香,初心无分别,暖意在身旁。”
正午的初心宴开席了,晒谷场上摆着几十张木桌,每张桌上都有各地的吃食:南边的茶饼、北边的羊肉汤、东边的丝绸裹着的糖糕、西边的烤土豆,还有归心村的初心麦粥和麦饼。玄悲站在桌前,手里捧着个麦秸编的碗,里面是初心麦煮的粥:“今日这粥,是用九域的水一起煮的——南地的泉水、北地的雪水、东地的河水、西地的井水,还有归墟海的海水,混在一起,煮出来的粥,就像九域的初心,融在一起,都是暖的。”
众人端起碗,刚要喝,西边村落的阿叔突然站起来,脸色有点急:“俺们村的水井昨天干了,本来想带井水来煮粥的,可没来得及……现在村里的土豆快渴死了,俺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晒谷场一下子静了,可没等阿叔说完,道修的老道长就站起来:“无妨,道心能引泉!俺们带着阴阳镜,能找到地下的水源,只要有魔修的力量帮着松士,儒修的力量记着泉眼的位置,佛修的力量护着泉水不浑,再加上大家一起挖井,很快就能引出泉水!”
“俺们也去!”南边的阿婆放下茶饼,“俺们带了茶苗,等泉水引出来,俺们在井边种上茶苗,以后你们村既有泉水,又有茶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