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村的夏至裹着湿热的风,初心碑旁的麦田却透着焦躁——刚长到半人高的初心麦苗,叶片上竟爬满了细小的青虫,虫口啃咬出的缺口泛着枯黄,几只青虫甚至顺着麦秆爬向穗尖,守田的老农急得直跺脚:“这虫来得太凶!往年夏至也有虫,可没这么多,再这么啃下去,今年的初心麦就要绝收了,九域的孩子们还等着带新麦种回去呢!”
二十出头的麦丫握着春秋笔,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虫情,竹简上已经记了几笔:“青虫通体泛绿,喜食麦叶汁液,聚集于麦秆中下部,已啃食三成叶片,需速寻驱虫之法。”刚写完,就见小茶儿提着个竹篮匆匆跑来,篮子里装着新鲜的茶枝,脸上带着急色:“麦丫姐姐,俺们村的茶园也遇到过这种青虫,用茶枝煮水浇在茶苗上能驱虫,可这是初心麦,不知道茶枝水会不会伤苗……”
小墨跟在后面,指尖泛着淡淡的魔心红光,却不敢轻易碰麦苗:“俺能用魔心光烧死虫子,可光太烈会伤麦叶,太弱又烧不死虫,俺试过几次,都把麦叶烤得发卷了……”
麦丫放下竹简,接过茶枝闻了闻,清新的茶香里带着淡淡的涩味——这是南边村落特有的苦茶枝,性凉却不伤作物,她抬头看向众人:“别慌,茶枝水驱虫,魔心光控虫,再加上各地的特色法子,咱们一起动手,既能除虫,又能护苗,就像之前护麦种、护竹简一样,肯定能保住麦田。”
阿烈听到动静,从田埂那头走来,手里提着个陶罐,罐里装着褐色的液体,是用幽冥渊的苦草根熬的:“魔地的苦草根有涩味,青虫怕这味道,熬成水浇在麦根旁,能驱走藏在土里的虫蛹,不让新虫再爬出来。”说着,他示意小墨过来,“你试试用魔心光把苦草根水裹在麦秆上,别直接碰叶片,让涩味顺着麦秆渗进去,虫子自然会躲开。”
小墨眼睛一亮,指尖的红光轻轻裹住陶罐口,将苦草根水化作细密的雾珠,均匀地洒在麦秆上——雾珠碰到青虫,虫子立刻蜷缩起来,顺着麦秆往下爬,很快就钻进土里不见了。南边村落的阿婆也提着个铁锅赶来,锅里的茶枝水正冒着热气:“俺们把茶枝煮得浓些,热气能让茶香散得更快,青虫怕这苦茶香,浇在麦叶上,虫子就不敢再啃了!”
“还有俺们的蚕沙灰!”东边村落的姑娘提着个布包跑来,里面的蚕沙灰比之前更细,还掺了些晒干的蚕蜕,“蚕沙灰能粘在虫身上,让虫子爬不动,蚕蜕的粉末有腥味,能驱走周围的虫群,俺们缫丝时,用这法子驱过仓库里的蛀虫,特别管用!”
麦丫看着众人手里的东西,在竹简上添了一句:“茶枝水祛虫、苦根水驱蛹、蚕沙灰粘虫,三法齐施除虫害,麦苗无虞心更安。”写完就卷起竹简,帮着阿婆把茶枝水浇在麦叶上——阿烈提锅、阿婆浇洒、姑娘撒蚕沙灰、小墨用红光护着麦叶,不让热水烫到苗,湿热的风里,茶香、苦草根味、蚕沙味混在一起,青虫像退潮一样,从麦叶上往下爬,钻进土里不敢出来。
“还差道心的力量定苗势!”云玄的声音从田埂上传来,他手里拿着阴阳镜,镜面上映着正午的烈日,“《两仪混沌诀》能引日光的燥气,却不伤麦苗,我把镜子架在麦田四周,让道心光裹着麦叶,既能烘干虫口的湿气,又能让麦苗恢复生机,不会因为虫咬而枯黄。”
道袍少年们立刻动手,把阴阳镜架在田埂的木杆上,淡蓝的道心光像薄纱一样覆在麦叶上,被虫咬过的缺口慢慢停止枯黄,甚至冒出了淡淡的新绿。玄悲也带着小僧人赶来,他们手里的麦秸灯燃着,佛灯的金光落在麦田上空,像一层暖烘烘的罩子,罩住麦苗的同时,也把周围的虫群挡在外面:“佛灯能聚众生的祈福愿力,咱们一起念初心,愿力会渗进麦苗里,让麦苗长得更壮,就算被虫咬过,也能很快恢复。”
“守着麦田,除虫护苗!”老农第一个开口,声音裹着麦香,传遍整个麦田。
“守着茶苗,茶香驱虫!”阿婆跟着喊,茶枝水的清香飘得更远。
“守着初心,魔光护苗!”小墨的喊声虽轻,却带着坚定的暖。
“守着蚕娘,蚕沙助安!”姑娘的声音软乎乎的,像蚕吐丝的轻响。
众人的喊声裹着各自的初心,飘向佛灯,灯的金光突然亮了起来,裹着道心的蓝光、魔心的红光、文心的青光,在麦田上空织成一个大大的光罩。正午的阳光透过光罩,变得柔和却有力,麦苗的叶片慢慢舒展开,被虫咬过的缺口处冒出新绿,像给麦叶镶了层翡翠边。
麦丫站在光罩下,握着春秋笔,突然看见笔尖的青芒里映出了简清言前辈的影子——她蹲在麦田旁,指尖的文心光轻轻拂过麦苗,像是在说“做得好”。她抬头看向初心碑,碑上的光也亮了起来,映出更多影像:墨尘前辈手里握着一株刚恢复的麦苗,眉眼间带着温和的笑;凌霜华前辈的剑阵护在光罩外,剑光裹着麦香,把远处的虫群挡得更远;妙音大师的佛灯飘在碑顶,光里裹着“众生自渡”的愿,慢慢落在麦苗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