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长。
投在斑驳的墙壁上,随着火焰的跳动而晃动。
仿佛也在聆听着这场关乎天下大势的对话。
陈稳那句:“欲安天下,先足兵食,首在吏治清明。”
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荣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他压下内心的激动,目光灼灼地看着陈稳。
语气变得更加恳切:
“陈兄弟高论,令人茅塞顿开。”
“吏治清明,确是固本之基。”
“只是……知行难合一。”
“即便有心整顿,往往也困于人才匮乏,或是旧有势力盘根错节,难以施展。”
他这话带着几分试探,也想听听陈稳是否有具体的实践之策。
陈稳自然明白对方的深意。
他略一思忖,决定有限度地分享一些焦土镇的经验。
毕竟那些是实实在在的成果,最能说明问题。
同时又可隐去系统的核心。
他拿起一根树枝。
拨弄了一下火堆,让火焰燃得更旺些。
缓缓开口道:
“荣兄所虑极是。”
“破旧立新,确非易事。”
“小弟不才,曾在故乡一处残破镇落盘桓过一段时日。”
“亲眼见其从十室九空、盗匪横行,到如今稍具规模、百姓安居。”
“其间过程,或许有些许可供参详之处。”
“哦?”
“荣兄”兴趣大增,身体不自觉地又向前倾了倾。
“愿闻其详!”
他身边的护卫们也竖起了耳朵。
显然对这等“起死回生”的实例极为好奇。
“其实无他,唯‘凝聚人心,赏罚分明,各司其职’十字而已。”
陈稳语气平和,如同在叙述一件寻常事。
“镇落初立,百废待兴,首要便是将散落的人心收拢起来。”
“不是靠强权威逼,而是让众人看到希望。”
“划定田亩,分发种子农具,明示税赋额度,使其耕有所获;”
“设立坊市,保护行商,使其贸有所利;”
“组建护卫,清剿匪患,使其居有所安。”
“如此,人心自然渐聚。”
他顿了顿,继续道:
“人心聚后,便需立规矩。”
“规矩不必繁复,但要清晰,更要公正。”
“无论亲疏,有功即赏,有过必罚。”
“小到偷窃斗殴,大到玩忽职守、临阵脱逃。”
“皆有法度可依,绝无偏私。”
“久而久之,上下便知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秩序自成。”
“至于各司其职……”
陈稳用树枝在地上虚画了几下。
“便是根据各人所长,分派职司。”
“善农者管农垦,善工者管建造,善算者理财货,善战者统兵甲。”
“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互不掣肘,效率自然倍增。”
“管理者只需总揽全局,协调监督,不必事必躬亲。”
这番话说来简单。
但其中蕴含的组织管理学思想,却远超这个时代常见的粗放管理模式。
“荣兄”是识货之人,越听眼神越是明亮。
他能想象到,若真能将这十字方针贯彻到底,一个小镇焕发生机绝非虚言。
“妙!实在是妙!”
荣兄忍不住赞叹。
“凝聚人心以为根,赏罚分明以为干,各司其职以为枝叶,如此,方可成参天大树!”
“陈兄弟不仅是将才,更是难得的治世之才!”
他话锋一转,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只是,如此种种,皆需人力物力推动,更需要主事者殚精竭虑。”
“陈兄弟所言那镇落能迅速恢复生机,想必其间定有非凡助力吧?”
“莫非是得了哪路豪商巨贾,或是隐士高人的鼎力相助?”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也触及了陈稳最大的秘密——牛马系统。
陈稳心中早有预案,他淡然一笑。
摇了摇头:
“并无什么豪商高人。若说助力,或许便是‘天道酬勤’四字。”
“天道酬勤?”
“荣兄”微微一怔。
“正是。”
陈稳的目光变得深远,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火光。
看到了那些在焦土镇奋力劳作的军民。
“我深信,这世间自有公道。”
“一人尽力,便有一分收获;”
“众人尽力,便有十分气象。”
“那镇落之人,皆知身处绝境,唯有拼命劳作,方有一线生机。”
“或许是这份齐心协力的‘勤’,感动了上天。”
“使得垦荒效率更高,建造速度更快,就连兵士操练,也似乎格外有所成。”
他将系统的效果,巧妙地归结于集体努力的“气运”或“天道”反馈。
这是一种符合当下认知的解释。
他看向“荣兄”,语气诚恳:
“荣兄,乱世之中,人心思定。”
“只要主事者能指明方向,建立秩序,保障公平。”
“让百姓看得到努力的回报,他们爆发出的力量,往往会超乎想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