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西直门外的演示
西直门外,秋风瑟瑟,一片空旷之地被临时布置成了兵器演示场。这里气氛紧张而又充满期待,宸晏英宗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缓缓走来,他的眼神中带着审视与好奇。林衍站在演示场地的一侧,身旁整齐摆放着他精心研制的“模块化可拆卸弩机”。这弩机三段式胡桃木弩身泛着温润的光泽,青铜插销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质感,带标尺的瞄准装置和五连发匣式箭槽,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匠心独运。
林衍心中既有紧张又有兴奋。上一章中,他在匠作院里日夜钻研,克服了无数技术难题,才将这弩机研制出来。此刻,他深知这不仅是自己心血的展示,更是关系到汉军未来战力的关键。他深吸一口气,向英宗行了个大礼,开始详细介绍弩机的构造和性能。“陛下,这弩机采用三段式设计,便于拆卸和携带,青铜插销连接稳固,即使在颠簸的行军中也不会松动。带标尺的瞄准装置能让弩手更精准地射击,五连发匣式箭槽大大提高了射速。”
演示开始,林衍亲自操作弩机。在暴雨模拟装置开启后,弩机如咆哮的猛兽,利箭如雨点般射出。每一次射击,都伴随着弩机清脆的声响和箭羽划破空气的呼啸。经过严格的计时和统计,弩机在暴雨环境下射速达到了每分钟 12 次。现场的大臣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接着,精准度测试环节开始,与传统神臂弓对比,弩机的精准度提升了 30%,箭靶上密密麻麻的箭痕就是最好的证明。
实战测试阶段,汉军弩手们严阵以待。铁戎重骑兵身着双层牛皮甲,在 200 步外纵马驰骋。随着一声令下,弩手们齐射,利箭如流星般穿透空气,准确地命中目标,不少重骑兵被射落马下。而当铁戎弓箭手反击时,他们的箭在 150 步外就已无力地落下。这鲜明的对比,让现场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了这弩机的强大威力。
英宗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对林衍的才能有了更深的认识。林衍在这个过程中,从紧张变得自信满满,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自己发明的坚定信念。他知道,这弩机将会为汉军带来巨大的改变。
第二节 擢升与危机暗伏
英宗接过林衍呈上的模块化可拆卸弩机,指尖拂过寒铁打造的精密卡榫,眼中闪过鹰隼般锐利的光芒。他霍然起身,鎏金龙纹广袖扫过御案上堆积的边关急报,声若洪钟的擢升令惊得丹墀下的铁戎贵族们倒吸凉气。当夜,匠作院偏殿彻夜灯火通明,十二匹快马载着盖有武备监朱红大印的公文驰往各州军器局,林衍腰间新佩的鎏金银鱼袋在火光中明明灭灭。
三更梆子敲过第七响时,林衍已在武备监正堂铺开三丈余长的《军器营造则例》。他蘸着朱砂墨在淬火规程处重重勾画,又命书吏取来燕山铁矿的矿石样本。翌日清晨,三十名八品匠师跪接《千机弩标准化图册》,册中三百二十条装配规范细至弩弦缠绕圈数,附页还载有以水力锻锤替代人力的革新方案。
漠北寒风吹动枢密院兽首铜灯时,伯颜正将鎏金马鞭狠狠抽打在檀木屏风上。那屏风绘着太祖横槊草原的雄姿,此刻却被鞭痕撕裂了画中角弓的牛筋弦。南蛮子的机巧淫技!他抓起案头密报,上面记载着幽州驻军已试装三百具新式弩机。当亲信送来林衍新拟的《骑射装备改良疏》,这位三朝元老竟徒手捏碎了盛马奶酒的银盏。
腊月祭祖大典当夜,十二匹白驼载着镶狼牙密匣闯过风雪。伯颜的亲笔信笺用八思巴文写着春猎除障,随信附赠的黄金马饰在火把下泛着幽光。七日后,科尔沁亲王帐中,五位蓄着盘羊须的部落首领围着沙盘推演:若切断匠作院与西山铁场的官道,再买通承运库大使延误精铁调度......
此刻林衍正俯身在校场观测台,浑然不觉身后亲卫中混入的眼线。他专注记录着第九组弩机在冻雨中的击发数据,突然指着远处说:速传将作丞,三号弩匣闭锁机构存在0.3秒延迟。暴雨浸透了他新赐的孔雀纹官袍,却浇不灭图纸上逐渐成型的连发装置草图——那上面跃动的墨迹,即将掀起比朝堂风暴更惊人的变革。
第三节 阴谋初现端倪
随着伯颜和漠北诸王的密谋逐渐深入,匠作院的青砖墙上开始频繁出现炭笔画的狼头图腾。每逢月晦之夜,总有三五蒙面人借着打更声翻越院墙,他们在库房檐角留下潮湿的靴印,又在弩机模具旁遗落镶着草原纹样的银扣。林衍最得力的铸造师老周头,连续七日在自家门缝里发现浸透羊血的牛皮纸,上面歪斜的契丹文写着断人财路者,九族俱焚。
林衍在惊蛰雷声中召集十二名核心工匠,将收集到的证物摊在淬火台上。铜匠赵二指着银扣边缘的錾刻痕迹:这是漠北匠人惯用的双线回纹。负责火药配方的孙娘子却盯着血书沉吟:契丹贵族早被陛下迁至大都,能驱使他们写恐吓信的...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弩箭破空声,钉在横梁上的箭簇竟裹着枢密院的火漆封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