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村有个叫小莲的姑娘,生得明眸皓齿,心灵手巧,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绣娘。她绣的牡丹能引来蝴蝶驻足,绣的鸳鸯让人仿佛听见水声潺潺。只是小莲年过十八仍未定亲,心里不免有些着急。
这年春天,村里来了个游方货郎,担子里尽是些姑娘家喜欢的稀奇玩意儿。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束束鲜艳的红绳,说是从城里带来的最新样式,系在脚踝或腰间能招来好姻缘。
“这红绳啊,是用特殊染料染成的,月老最喜欢这个颜色。”货郎摇着拨浪鼓吆喝着,“姑娘家系上它,保管三个月内就有好媒人上门!”
村里几个待嫁的姑娘纷纷围上去,你一根我一根地买了起来。小莲站在外围,心里痒痒的,却想起奶奶生前说过的话:“莲儿啊,记住奶奶的话,咱们家的姑娘,千万不要在脚上或者腰上系红绳,那是......”
奶奶话没说完就咽了气,小莲一直不知道原因。眼下见姐妹们都有了红绳,她终于按捺不住,也买了一根细细的红绳,趁夜悄悄系在了左脚踝上。
说来也怪,系上红绳的第七天,果然有媒人上门了,说的是邻村张员外家的独子。那张家家境殷实,公子据说也是一表人才,小莲父母喜出望外,当即应下了亲事。
订亲那日,小莲偷偷掀起帘子看了一眼未来的夫君,果真眉清目秀,举止文雅,心里甜得像蜜一样。她低头摸了摸脚踝上的红绳,暗自感激。
然而好景不长,订亲不到一个月,张公子忽然得了怪病,整日昏睡不醒,请了多少郎中都查不出病因。张家无奈,只好退了亲事。
小莲伤心了几日,脚踝上的红绳却忽然不见了。她以为是不小心脱落了,便又去找那货郎买了一根。
这次系上红绳不到半月,又有人来提亲了。对方是镇上开布庄的赵家,家境比张家还要富裕。小莲父母觉得女儿真是交了好运,欢天喜地地定了亲。
谁知定亲后没多久,赵家布庄莫名遭了一场大火,多年积蓄烧得一干二净,赵公子为抢救账本被烧伤,亲事自然又黄了。
小莲觉得蹊跷,怎么两桩亲事都这般巧合地黄了?她低头看去,脚踝上的红绳又不见了踪影。
村里开始有风言风语,说小莲命硬克夫,是个不祥之人。小莲委屈得整日以泪洗面,不明白为什么灾祸总跟着自己。
这日傍晚,小莲在河边洗衣,远远看见那货郎又来了,正在对几个姑娘推销红绳。小莲心里一动,悄悄躲到树后观察。
只见那货郎面容憔悴,眼窝深陷,与先前精神抖擞的模样判若两人。更奇怪的是,他的担子似乎比之前重了许多,走起路来脚步沉重。
货郎走后,小莲发现他落下一本旧书。她捡起来一看,封面上写着《姻缘缚》三个字。翻开来,里面画的尽是些符咒图案,有一页正好画着姑娘脚系红绳的图样,旁边还有小字注释:“以红绳为媒,借他人姻缘之气,续自身阳寿。”
小莲看得心惊肉跳,忽然想起奶奶生前是村里最有名的神婆,想必是知道这些邪门歪道。她飞奔回家,翻出奶奶留下的箱子,在最底层找到一本笔记。
笔记里果然记载着类似的故事:有一种邪术,将特制的红绳卖给待嫁姑娘,红绳会吸取姑娘的姻缘福气,转化为卖绳人的阳寿。而系绳的姑娘,则会接连遭遇姻缘挫折,除非......
“除非什么?”小莲急切地翻到下一页,却发现那一页被撕掉了。
这时,门外传来母亲的声音:“莲儿,又有人来提亲了!”
小莲心里一紧,有种不祥的预感。她走出去,见媒婆身边站着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说是从省城来的举人,偶经此地时对小莲一见钟情。
那举人眉目清朗,谈吐文雅,小莲父母十分满意。小莲却注意到他腰间系着一根熟悉的红绳——正是她第二次丢失的那根!
夜里,小莲辗转难眠,终于下定决心要查个水落石出。她悄悄起身,从奶奶的箱子里找出一面铜镜和一把桃木小刀,用布包好揣在怀里。
根据奶奶笔记上的提示,这种邪术需要连续成功三次才能完全转化他人的姻缘福气。前两次都失败了,那货郎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第三天黄昏,小莲假装去村口井边打水,果然“偶遇”了那位举人。举人邀她到河边散步,小莲故作羞涩地答应了。
月色如水,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举人深情款款地握住小莲的手:“姑娘可知,自那日一见,小生便茶饭不思,只盼能与姑娘共结连理......”
小莲低着头,感觉脚踝突然一紧。她偷偷瞥去,只见一根红绳不知何时又系在了她脚上,而举人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小木偶,正悄悄将一根针扎入木偶心脏部位。
“原来如此!”小莲猛地抽出桃木小刀,一刀割断脚上红绳,同时举起铜镜对准举人,“妖人,现出原形!”
举人惨叫一声,面容扭曲变化,赫然变成了那个货郎的模样。他手中的木偶掉在地上,竟与小莲有七八分相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