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博弈的暂时胜利,如同给宣大这台精密机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王小伟深知,皇太极的退让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和平从未降临。他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军工研发这片无声却决定命运的战场,同时,朝堂之上,因他而起的波澜也从未停息。
军工局,地下靶场。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期待。王小伟、周遇吉、徐锐等核心将领,以及军工局总匠师赵德柱及其核心团队,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场地中央,那名手持一杆造型奇特火铳的“神机营”精锐士兵身上。
这杆火铳,与现今装备的燧发枪截然不同。它依旧拥有木托和枪管,但在枪管下方,多了一个长方形的金属盒状结构,侧面有一个小巧的杠杆。这就是集中了宣大最高工艺水准,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完成定型的二代“连珠铳”原型枪!
“开始测试!”王小伟沉声下令,声音在地下靶场中回荡。
那名士兵显然经过特殊训练,动作沉稳而迅捷。他首先扳动侧面的杠杆,伴随着清脆的“咔哒”声,杠杆带动内部机构,将第一发纸壳定装弹从枪管下方的弹仓中提升至膛室位置。随后,他拉动另一个小型击锤待击,举枪瞄准五十步外的包铁木靶。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火光喷吐,白烟弥漫。木靶上应声出现一个弹孔。
士兵毫不停留,立刻再次扳动那个侧杠杆!
咔哒—砰!
第二发射击几乎在呼吸之间完成!弹孔紧挨着第一个。
咔哒—砰! 第三发!
咔哒—砰! 第四发!
咔哒—砰! 第五发!
在短短不到十息的时间内,士兵以稳定而快速的节奏,连续完成了五次射击!五发弹丸几乎连成一线,将那个包铁木靶打得木屑纷飞!
整个地下靶场一片寂静,只剩下硝烟缓缓飘散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周遇吉和徐锐瞪大了眼睛,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他们都是沙场老将,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近距离接战中,一名装备此铳的士兵,可以在敌人冲到面前之前,就倾泻出致命的弹雨!这将对骑兵冲锋和步兵结阵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装填!”王小伟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众人的震惊。
士兵迅速操作。他打开弹仓侧面的一个小盖,取出一个预装好的、容纳五发纸壳弹的金属弹夹,将其压入弹仓,合上盖子,再次扳动杠杆上膛——整个再装填过程,比传统的前装燧发枪快了数倍不止!
“可靠性测试,连续射击一百发!”王小伟的命令冷酷而严格。
接下来的时间,地下靶场被连绵不绝的枪声所充斥。士兵不断地射击、装填、再射击。期间,出现了两次轻微的卡壳,但在士兵熟练的故障排除动作下(用随枪工具快速清理击发机构残留物),迅速恢复了射击。
当第一百发弹丸射出枪膛后,测试终于停止。士兵的手臂因为连续的后坐力而微微颤抖,但那杆连珠铳的主体结构依旧完好,只是枪管有些发烫。
“督师!二代连珠铳原型测试完毕!总计射击一百零五发,故障两次,均为击发机构残留火药屑导致,已排除!枪管、弹仓、杠杆机构无结构性损伤!”赵德柱激动地声音都在发颤,大声汇报着数据。这个可靠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好!”王小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走上前,亲自接过那杆还散发着余温的连珠铳,仔细摩挲着那冰冷的金属和光滑的木托。这不仅仅是武器的进步,更是他改变这个世界战争模式的又一块坚实基石!
“此铳,定型为‘崇祯十年式连珠铳’!”王小伟朗声宣布,“赵德柱及军工局所有参与人员,记大功!重赏!”
“即刻起,挑选最优秀的工匠,建立秘密生产线,进行小批量试生产!优先装备我的亲卫队和‘神机营’尖刀队,进行严格的实战化训练,摸索战术!此铳的一切信息,列为宣大最高机密,泄密者,斩立决!”
随着王小伟的命令,一种划时代的新式武器,即将在这个时空悄然登场,它注定将在未来的战场上,掀起腥风血雨。
军工上的巨大突破,让王小伟心情振奋。然而,来自京城的消息,却如同乌云般再次笼罩而来。
军情司驻京首领“玄武”,通过加密渠道送来急报。首辅薛国观虽然在此前王之心的风波中受挫,但并未伤及根本,经过短暂的蛰伏后,他联合宫内与王小伟不睦的大太监曹化淳等人,再次于朝中掀起波澜。
此次,他们不再直接攻击王小伟“跋扈”或“通敌”,而是转换了策略,抓住了两个新的“把柄”:
其一,“擅启边衅,耗费国帑”。他们指责王小伟在漠南的举动(拉拢蒙古部落、军事演习)是挑衅行为,破坏了与蒙古各部“脆弱”的和平,迫使朝廷不得不加强北疆防务,增加了本已捉襟见肘的军费开支。甚至暗示,王小伟是为了维持其宣大集团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故意制造紧张局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