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城外,尘土飞扬,一支雄壮的队伍自天际线浩荡而来。刘锦棠率领的精锐湘军终于赶到,旌旗蔽日,刀枪如林。这支生力军的到来,犹如给久战疲惫的蜀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队伍中运送粮草的车队绵延数里,满载着米面、腌肉、药材,还有一箱箱崭新的枪炮弹药。徐占彪闻报,立即率亲兵出迎。两位将领在营门前相见,四手紧握,一切尽在不言中。
“徐将军辛苦,”刘锦棠声音洪亮,“左帅特命我部日夜兼程,为将军送来粮草军械,并助将军一臂之力!”他指着身后的车队,“这里有三个月粮草,火药五千斤,新式后膛枪一千杆,足够支撑到破城之日。”
湘军的到来让清军士气大振。营盘中杀猪宰羊,炊烟袅袅,士兵们终于吃上了数月来第一顿饱饭。炊事班架起大锅,炖肉的香气飘散在整个营地。伤兵营里,新到的军医正在为伤员换药,带来的金疮药和止痛散让伤兵们的痛苦减轻了不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肃州城内已是人间地狱。八月酷暑中,肃州城墙斑驳,守军衣衫褴褛。粮仓早已见底,战马宰杀殆尽,连树皮草根都被搜刮一空。街道上饿殍载道,奄奄一息的百姓蜷缩在墙角,眼中只剩下绝望。
更悲惨的是,易子而食的惨剧时有发生。在一个破败的院落里,几个面黄肌瘦的妇人相对无言,她们刚刚做了一生中最痛苦的决定。母亲抱着枯瘦如柴的婴儿,泪水早已流干。巷子里不时传来凄厉的哭嚎声,那是有人在为死去的亲人哀悼。
马文禄在府中踱步,面色焦黄。他听着城外清军营中传来的欢呼声,心如刀绞。桌上的饭菜已经凉了,却丝毫未动——事实上,就连他这个统帅,也已经有三天只靠稀粥度日了。
“大人,城中的情况越来越糟了。”亲信低声禀报,“今天又饿死了三十多人,还有几个士兵因为抢食发生了械斗。”
马文禄长叹一声,对亲信道:“派人缒城而下,向徐占彪乞降吧。”他的声音嘶哑,带着说不尽的疲惫。
夜幕降临,一个瘦弱的身影从城头缒下,手持白旗,颤巍巍地走向清军大营。这个使者是马文禄的亲信,曾经也是个彪悍的战士,如今却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缓兵之计!”徐占彪在帐中冷笑,“马四奸猾,岂有真心?待其力竭,自会授首!”他断然拒绝了投降请求,但还是让人给使者准备了食物和饮水。
次日,徐占彪与刘锦棠商议破城之策。两位将军并辔而行,巡视肃州城防。这座西北重镇城垣广大,周长十余里,即便加上刘锦棠的生力军,清军兵力仍显单薄,无法形成铁桶般的包围。西北角一带仍有缺口,马文禄残部时常趁夜缒城,小股偷运粮水,甚至试图突围求援。
“必须彻底锁死此城!”徐占彪语气坚决。他与刘锦棠分兵合围,日夜巡视,但兵力不足的困境始终无法解决。有时明明看到有小股叛军偷运粮草,却因兵力分散而无法及时拦截。
无奈之下,徐占彪再次八百里加急,向左宗棠求援。信使跨上快马,绝尘而去,带着徐占彪的亲笔信和最后的希望。
此时的左宗棠,正坐镇西宁前线。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左宗棠看着徐占彪的求援信,眉头紧锁。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肃州位置上,重重敲击。
帐外杀声震天,西宁战事正值白热化。马桂源、马本源、白彦虎叛回联军负隅顽抗,每一营兵力都关乎全局胜负。左宗棠沉吟良久,最终长叹一声:“传令徐、刘二将,暂缓攻城,固守待援。”
时间在煎熬中流逝。肃州城内,绝望的哀嚎日夜不息;肃州城外,徐、刘二将望眼欲穿。每天清晨,徐占彪都要登上了望台,远眺西方,期盼援军的到来。士兵们也在等待中变得焦躁不安,营中不时发生小规模的骚动。
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二月,西宁方向终于传来决定性捷报!左宗棠主力大破叛回联军,白彦虎等残部仓皇西窜!西宁大局已定!
捷报传到左宗棠手中时,他正在用早饭。读完战报,他长身而起,眼中精光四射:“传令金顺、陶生林!”
金顺,这位满洲悍将,和陶生林一起快步走进大帐。左宗棠指着地图上的肃州:”点精兵三千,星夜兼程,驰援肃州!不得有误!”
“嗻!”二人领命而出。
援军如同两股钢铁洪流,带着西宁大胜的锐气,以雷霆万钧之势扑向肃州。金顺率领的骑兵先行,马蹄声震天动地;陶生林带领的步兵随后,步伐整齐划一。这支生力军经过连番大战,虽然疲惫,但士气高昂,每个人都带着必胜的信念。
当他们的旗帜出现在肃州城外时,清军营地沸腾了!士兵们欢呼雀跃,战鼓擂响,号角长鸣。徐占彪与刘锦棠相视而笑,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
合围完成!肃州这座西北回乱最后的、最顽固的堡垒,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清军彻底锁死。城墙上的守军看到这一幕,最后一丝抵抗意志彻底崩溃。有人甚至直接扔下武器,瘫坐在地上。
最后的攻城战开始了。数百门火炮齐鸣,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城墙。碎裂的砖石四处飞溅,城墙上浓烟滚滚。在金顺、陶生林生力军的加入下,清军从四面八方同时发起总攻。
徐占彪亲率主力猛攻东门,云梯架上城墙,士兵们奋勇攀登。刘锦棠指挥火炮集中轰击一段城墙,终于打开一个缺口。金顺的骑兵在城外来回奔驰,射杀任何试图突围的叛军。陶生林则率部攻打西门,与守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
马文禄在亲兵护卫下,还想做最后抵抗。但大势已去,清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巷战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马文禄被生擒。当他被押到徐占彪面前时,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叛军首领,已经憔悴得不成人形。
肃州光复!这座浴血奋战近一年的西北重镇,终于在漫天风雪与震天杀声中,迎来了属于大清帝国的血色黎明。徐占彪站在残破的城楼上,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百感交集。街道上,清军士兵正在救助幸存的百姓,收拾阵亡将士的遗体。
通往新疆的大门,被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生命,艰难地撞开了。左宗棠平定西北的战略,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场持续数月的围城战中,清军展现了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术执行力,为接下来收复新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晚清三杰恩仇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