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地震的余波尚未平息,亚历山德罗便将全部精力投入了海军最核心的使命——打造一支能战、敢战、胜战的舰队。他召集了新任命的各部门主管、技术骨干以及保罗·费拉里等一线指挥官,在海军部作战室内,挂起了大幅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海图。
“先生们,”亚历山德罗手持指挥棒,点在热那亚港的位置,“我们不需要幻想成为第二个皇家海军。王国海军的战略目标,清晰而务实:建立一支‘存在舰队’。”
“存在舰队?”有人低声重复,面露疑惑。
“没错。存在,即是力量;威慑,即是胜利;”亚历山德罗的指挥棒在地图上划过清晰的线条,“我们的核心任务有三。”
“第一,近海屏障。”棒尖重重敲在亚得里亚海北部,“确保在王国北部海域,尤其是威尼斯外海,能有效抗衡甚至压制奥地利海军的袭扰。保护我们漫长的海岸线,尤其是热那亚这个命脉港口,不受奥舰炮火威胁。”
“第二,生命线守护神。”指挥棒从热那亚划向法国南部海岸,“未来战争,法国盟友的物资、兵员,很大程度依赖这条海上通道。确保热那亚-马赛/土伦航线的绝对安全畅通,是海军的生死线。”
“第三,陆军的延伸铁拳。”棒尖指向亚平宁半岛漫长的西海岸和可能的登陆点(如教皇国或两西西里边境),“在必要时,舰队要能进行有限的兵力投送。运送我们的陆战队上岸,支援陆军侧翼,打击敌人后方薄弱环节或者封锁敌方港口。”
他环视众人,目光锐利如刀:“基于这三大任务,我们有限的资源(尽管预算大增,但对比列强仍捉襟见肘),必须精准投放。因此,我正式确立王国海军未来的建军信条:速度、火力、近海突击。”
“昂贵的战列舰?暂时不在考虑之列。”亚历山德罗一挥手,否定了部分技术军官眼中对大舰巨炮的渴望,“我们需要的是能快速部署、灵活机动、在近海复杂环境中能发挥致命一击的‘海上刺客’。”
他走到一块巨大的黑板前,亲自画出了两种舰艇的轮廓草图(基于前世知识和“海狐”经验):
“核心一:快速巡洋舰-‘海狼级’
设计目标:高航速(不低于15节)、强火力(主炮采用双联装178mm后装线膛炮,副炮后装线膛炮至少10门、辅以多门中小口径速射炮)、适中的装甲(重点防护轮机舱和弹药库)、较大的航程。(注:同期铁甲舰最高水平为法国‘光荣号’,航速13节,36门165毫米炮,120毫米装甲)
任务:破交(袭扰奥地利亚得里亚海航运)、快速支援、护航主力、侦察。它们是海上的狼群。以速度和火力撕碎落单的敌舰,保护我们的航线。
核心二:浅水重炮艇-‘海獭级’
设计目标:基于‘海狐’试验平台放大优化。吃水浅(可在近岸、河流、复杂礁区活动)、火力凶悍(搭载一门威力巨大的大口径短管榴弹炮,如9英寸或11英寸,用于对岸轰击和堡垒攻坚)、强化前部装甲。航速和适航性要求相对较低。
任务:封锁河口、支援陆军沿海作战、轰击敌方岸防工事、在浅水区伏击大型敌舰。它们是海岸线上的移动堡垒,是砸开敌人乌龟壳的重锤。”
作战室内响起一片吸气声和兴奋的低语。亚历山德罗的设计理念清晰而激进,完全颠覆了传统海军追求战列线决战的思维,但无比契合撒丁王国的现实需求与战略定位。
“部长阁下,”技术评估部主任罗西中校推了推眼镜,难掩激动,“‘海狼级’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我们技术部门立刻可以着手细化设计图。但‘海獭级’的大口径重炮…目前国内恐怕…”
“海狼级、海獭级设计图由海军部技术评估部和科斯塔造船厂联合设计团队共同完成。”亚历山德罗直接下令,“至于大口径重炮…”他嘴角勾起一丝弧度,“立即联系了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公司,他们的新型后膛炮技术世界领先,首批订单会很快落实。同时,科斯塔兵工厂会同步进行技术消化,为未来国产做准备。”
亚历山德罗的战略规划,立刻转化成了真金白银的订单和行动:1.“海狼级”加速。“海狼级”高速巡洋舰的设计方案(基于第78章雏形,由科斯塔造船厂主导设计)被亚历山德罗亲自批准,并下令立即开工建造,同时要求“海狼级”高速巡洋舰参数采取海军最高等级保密。“海狼级”首舰被命名为“统一号”,排水量3000吨,设计航速15节(最高航速17节)、主炮采用双联装178mm后装线膛炮,副炮采用12门152mm后装线膛炮、辅以多门中小口径速射炮、100毫米装甲(重点防护部位轮机舱和弹药库120毫米装甲)。在热那亚科斯塔造船厂最大的船坞铺设龙骨,工期要求异常紧迫。
2.“海獭级”启动:“海獭级”浅水重炮艇的设计工作由海军部技术评估部牵头,科斯塔造船厂核心工程师参与,迅速展开。亚历山德罗要求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首艇建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