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富尔伯爵重新任命亚历山德罗·科斯塔为海军大臣兼内政大臣的提案,在都灵议会掀起的波澜远小于加富尔本人的复出。但这并非因为提案不重要,而是因为提案背后的力量已强大到让反对者窒息。
议会大厅穹顶之下,当议长宣读这份内阁改组提案时,统一党席位爆发出整齐划一、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科斯塔!”“领袖!”“为了意大利!”的呐喊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每一位统一党议员都如同最忠诚的士兵,用最热烈的姿态拥戴着他们的领袖迈向权力的更高峰。这份纪律性、凝聚力和对亚历山德罗个人的狂热崇拜,让在场的保守派议员脸色煞白,让中间派议员暗自心惊。
保守派领袖奥尔西尼侯爵试图做最后的挣扎,他颤巍巍地站起来,声音带着苍老的愤懑:“……同时掌控海军与内政?这权力……这权力过于集中了。内政大臣掌管全国治安与选举,海军大臣手握舰队重兵……这不符合王国的制衡传统。这是……这是危险的征兆。”然而,他的声音在统一党震耳欲聋的支持声浪中显得如此微弱,如同狂风中的烛火。
加富尔亲自下场,语气平和却带着千钧之力:“奥尔西尼侯爵,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亚历山德罗·科斯塔部长在意大利统一战争期间保障海上生命线、在海军建设中展现的卓越才能、在统一党发展壮大过程中表现出的强大组织力,王国上下有目共睹。内政部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组织好中意大利三邦并入王国的公民投票,确保这一顺应民意的历史性进程平稳、合法、高效。没有比亚历山德罗部长更合适的人选,他的能力与忠诚,我以首相之位担保,国王陛下亦已首肯。”国王的背书,彻底堵死了反对者的嘴。
表决毫无悬念。在统一党的铁票支持和部分中间派、甚至少数被说服的保守派议员支持下,亚历山德罗的双重任命以压倒性优势通过。
“恭喜您,内政大臣阁下!”当议会正式宣布任命结果时,坐在亚历山德罗身边的统一党议会议员(一位年轻而狂热的律师)激动地低语道,眼中满是崇拜。
亚历山德罗微微颔首致意,脸上并无太多激动。他站起身,在无数目光的聚焦下,沉稳地走向发言台,进行简短的宣誓就职。深灰色的眼眸扫过全场,那份掌控一切的平静气场,让喧嚣的会场瞬间安静下来。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必恪尽职守,以法律为准绳,以王国利益与意大利统一为最高目标,不负陛下、首相及议会之重托。”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千钧。
与撒丁王国议会不同的是,加富尔首相重新任命及新内阁名单的敕令,如同投入都灵政坛深潭的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当“亚历山德罗·科斯塔将担任海军大臣兼任内政大臣”的消息通过《王国公报》正式发布时,整个都灵乃至撒丁王国都为之震动。
街头巷尾,酒馆议会,无不议论纷纷。
“天啊!海军大臣!还是内政大臣!科斯塔阁下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内政大臣?那不是管着警察和选举吗?中意大利那边……”
“嘘!慎言!科斯塔男爵阁下的黑水……咳,我是说,他的手段,你懂的。这下中意那些想闹腾的家伙该消停了。”
“海军大臣实至名归。‘统一号’的威风谁不知道?未来打威尼斯、封锁教皇国,都得靠科斯塔阁下。”
“科斯塔阁下担任内政大臣,这中意大利那边选举……这算不算十拿九稳?”
羡慕、敬畏、嫉妒、疑虑……种种情绪在都灵上空交织。但无论如何,一个清晰的信号已传遍王国:亚历山德罗·科斯塔,这位年仅二十多岁的商业巨头、海军英雄、统一党魁,已正式登上了王国权力的最顶峰,成为了加富尔首相无可争议的左膀右臂和实质上的“二把手”。
仪式结束,亚历山德罗没有片刻停留,直接前往内政部大楼。这座象征着王国地方治理核心的古老建筑,此刻迎来了它最年轻、也最具权势的主人。
内政部会议室内,气氛肃穆而紧张。各部门主管、地区督察长们正襟危坐,目光复杂地注视着这位传说中的“二把手”、手握海军钢铁舰队的“商业皇帝”、统一党魁首。敬畏、好奇、甚至一丝恐惧,在空气中弥漫。
亚历山德罗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坐到主位,眼眸如同扫描仪般扫过众人。他开门见山,声音冷冽如都灵冬日的寒风:“诸位,我是亚历山德罗·科斯塔。从今日起,内政部只有一个核心任务,一个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确保帕尔马、摩德纳、托斯卡纳并入撒丁王国的公民投票,在1860年2月内,合法、高效、顺利、且结果毫无悬念地完成。”
他展开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极其详尽的《中意大利公民投票组织与执行纲要》,条分缕析:
1.时间节点:“投票日定于1860年2月25日至28日,为期四天。各邦同步进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