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王国议会大厅,人头攒动,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穹顶之下,象征着各省份的旗帜静静垂挂,却仿佛能感受到无形的张力在空气中碰撞。保守派议员们身着深色礼服,面色阴沉地坐在右侧席位,眼神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怀疑。左派议员则聚集在左侧,交头接耳,目光中混合着好奇与惯常的批判。中间派和统一党的席位占据了中央和大部分位置,但其中也并非铁板一块,各种心思在平静的表面下涌动。所有目光的焦点,都汇聚在议会大厅前方那刚刚设立的首相演讲台上。
亚历山德罗·科斯塔,这位王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首相礼服,胸前佩戴着象征荣誉的勋章,步伐沉稳地走向演讲台。他的面容沉静,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威严和不容置疑的决心。加富尔伯爵的画像悬挂在演讲台后方,仿佛一位沉默的见证者。
短暂的寂静后,亚历山德罗的声音通过精心布置的扩音装置(一项科斯塔集团赞助的新技术),清晰地传遍大厅的每一个角落:“尊敬的国王陛下,尊敬的元老院议员们,尊敬的众议院议员们,意大利的公民们。”他的开场白简洁有力,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今天,我站在这里,并非因我个人的才智或功绩足以匹配这个崇高的位置。我站在这里,是因为我们伟大的缔造者,卡米洛·本索·迪·加富尔伯爵,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意大利未来的重担托付于我;是因为我们敬爱的国王陛下,基于对伯爵遗志的尊重和对王国未来的审慎权衡,给予了信任;更是因为,我们新生的意大利王国,此刻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急需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舵手。”他微微停顿,让加富尔的名字和王国的处境在每个人心中回荡。
“加富尔伯爵给了我们统一的意大利,一个前所未有的、属于我们意大利人的国家,但这仅仅是开始。一个孱弱、分裂、贫困、在国际上缺乏尊严的意大利,并非我们浴血奋战的初衷,也绝非我们子孙后代应得的未来。统一,必须走向强大;自由,必须带来繁荣。”
亚历山德罗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力量:“因此,我今日在此,首次以首相身份,向议会、向国王、向全体意大利人民,阐述新政府的执政纲领与核心国策。它并非我的独创,而是根植于意大利的现实土壤,汲取历史的教训,着眼于未来的挑战,其核心精神可概括为:在君主立宪的稳固框架下,推行国家主导的现代化改革,以民族复兴为旗帜,以务实进取为路径,建立一个强大、世俗、统一、繁荣的意大利。”
他清晰地列出五大支柱:“一、君主立宪,王权为核。国王陛下是国家的象征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政府将在宪法框架内高效运行,一切改革都将致力于巩固统一王国的根基,维护王权的尊严与稳定。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二、世俗国家,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神圣不可侵犯,但教会权力必须退出世俗政治领域。国家法律高于一切宗教法令,公民权利与义务由国家法律界定。我们将通过立法,妥善解决‘罗马问题’,确保国家主权的完整统一。(此言一出,保守派席位上响起一片压抑的骚动)
三、国家主导,振兴经济。自由市场是基础,但在王国百废待兴之际,国家必须发挥强有力的主导作用,整合资源,规划未来。这就是我提出的‘科斯塔五年计划’(1861-1866)的核心,其目标明确:”
他再次指向巨大的意大利地图模型(由助手适时推出):“基建先行。五年内,建成贯通南北(都灵-热那亚-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连接东西(米兰-威尼斯-的里雅斯特)的国家铁路主干网。同步扩建热那亚、那不勒斯为核心的地中海枢纽港口,铺设覆盖主要城市的国家电报网。这是打通王国血脉的钢铁动脉。
工业振兴。设立国家工业发展基金,提供有限关税保护与优惠贷款,重点扶持机械制造、基础化工(化肥、染料)、造船等战略性产业!科斯塔集团将率先建立样板工厂,公开技术,培养人才!目标:建立意大利自己的工业筋骨!
农业改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在南方试点推行土地改革(赎买荒地、劣地、战乱无主地,分配并组建合作社),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新式农具、化肥)。目标:提高粮食产量,缓解南方赤贫,铲除匪患土壤。同时保障守法地主的合法权益。
教育改革。推行《初等义务教育法》,强制适龄儿童入学,重点加强基础科学与技术教育。兴办职业技术学校与高等理工学院(如都灵皇家理工学院),目标:为工业化培养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工人,国家的未来在于教育。
军队现代化。建立总参谋部,统一陆海军指挥体系。推行职业军官团与义务兵役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全面换装先进后装步枪与火炮。启动铁甲舰建造计划,扩建塔兰托海军基地。目标:打造一支能扞卫统一、保卫海疆、赢得尊重的国家武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