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跳的混乱让王龙飞和李强头疼了好几天。加固鸡舍、清理院子…又是一通忙活。两人对着那群越来越能折腾的半大鸡雏,都有些发愁。
这天晚上,李强刷着手机,忽然又叫了起来:“飞哥!快看这个!”
他指着屏幕上一条短视频。视频里,一个南方果园主,用旧木板和铁丝网做了几个带轮子的简易移动鸡舍,像个小拖车。白天把鸡舍拉到果园里,鸡在树下自由刨食吃虫,粪便直接拉地里肥土;晚上再把鸡舍拉回固定点,安全省心。
“移动鸡舍!”李强眼睛放光,“这主意绝了啊!咱也弄几个!把鸡拉到菜地边上,让它们吃草吃虫,粪直接肥地!省饲料!省肥料!还省得清理鸡舍!”
王龙飞凑过去仔细看。视频里的设计并不复杂,用料也都是些废旧木材和网片,成本不高。他心动了。
“试试?”他看向李强。
“必须试!”李强摩拳擦掌。
说干就干。第二天,两人没下地,翻出之前搭大棚和鸡舍剩的旧木料、竹竿、铁丝网,还有几个废弃的旧轮胎,就在院里叮叮当当地折腾起来。
没有图纸,全凭想象和视频里的模糊印象。王龙飞负责主体框架,李强负责钉网片、装滑轮。折腾了大半天,一个看起来有些歪扭但结实的带轮子移动鸡舍雏形就出来了。底下留了空隙,方便鸡粪漏下去,顶上盖了旧石棉瓦遮雨。
“成了!”李强推了推,轮子有点涩,但能拉动。
下午,他们小心翼翼地把一半鸡转移进新鸡舍,然后拉着这个简易“房车”,轰隆隆地驶向新租的那三亩地。
地里的玉米苗已经一尺多高,土豆秧也绿油油一片。他们把移动鸡舍停在玉米地头的空地上,打开小门。
鸡群迟疑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看到满地的青草和爬动的小虫,顿时兴奋起来,扑腾着翅膀冲进地里,开始疯狂刨食、啄虫。
“太好了!”李强乐得直拍大腿,“瞧它们吃的!省多少饲料!”
王龙飞蹲下身,看着鸡爪刨过的地方和零星落下的鸡粪,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法子,看来有戏。
接下来的日子,移动鸡舍成了他们的新实验。每天清晨,他们把鸡舍拉到不同的地块边上——今天玉米地,明天土豆田,后天菜畦旁。鸡群成了高效的“移动除草杀虫肥田队”,它们啃食杂草,啄食害虫,粪便直接还田。
他们发现,鸡群在移动鸡舍里反而更安静,活动空间大了,折腾少了,长得也更健壮。地里杂草和害虫明显减少,作物长势似乎也更好了。
视频更新自然少不了这个新创意。移动鸡舍的制作过程、鸡群在地里“工作”的场景、以及作物长势的对比…都成了素材。
标题带着点小得意:《给鸡群装上轮子!移动肥田队上线!》
网友们的反应空前热烈:
“博主太有才了!这法子妙啊!”
“一举多得!循环农业典范!”
“鸡:打工鸡的命也是命!(狗头)”
“求移动鸡舍详细图纸!”
“这生态链玩明白了!”
“黄土坡老农”也发来长语音,语气带着赞许:“娃这脑子活!移动鸡舍好!防病防虫,粪匀地壮。注意轮换地块,别在一块地待太久,防过肥。雨天别放,防鸡病。”
王龙飞把语音外放给李强听,两人相视一笑,心里都暖烘烘的。
当然,问题也有。移动鸡舍毕竟简陋,轮子容易陷进松软的土地,下雨天还得把鸡群赶回固定鸡舍避雨。但比起之前的混乱和臭味,这些小麻烦简直不值一提。
最大的好处是成本真的降了。鸡饲料省下一大截,地里追肥的次数也减少了。账本上,支出栏的数字终于好看了一点。
这天傍晚,王龙飞和李强把鸡群拉回固定点,添好食水,看着它们安静地栖息。夕阳西下,给移动鸡舍镀上一层金边。
李强感慨:“飞哥,我现在觉得,这群鸡不是累赘,是咱的宝贝了。”
王龙飞点点头,没说话,目光望向那片被鸡群“服务”过的菜地。绿油油的作物在晚风中轻轻摇曳,长势喜人。
喜欢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