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庞庄村,寒意尚未完全退去。虽然阳光日渐和煦,但早晚温差大,田野里残雪消融后留下湿漉漉的泥土,树木也才刚抽出嫩芽,远未到绿意葱茏、繁花似锦的最佳状态。王龙飞和李静原计划四月中下旬拍摄户外婚纱照,但面对眼前这片仍显萧瑟的景致,不禁有些犯难。
“静,你看这天气,”王龙飞站在新居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略显光秃的田野和才见零星花苞的沙棘园,眉头微蹙,“虽说比冬天暖和了点,但穿婚纱肯定冷,而且这背景……离我们想象的‘春意盎然’还差得远。强行拍,效果恐怕不理想,也容易冻着你。”
李静裹着厚厚的披肩,同样在观察着窗外。她沉思片刻,眼中却闪过一丝灵动的光芒:“龙飞,你说得对。自然条件不理想,我们不能硬来。但是,婚期定在五月三号,请柬、海报都需要婚纱照,时间不等人。”她转过身,语气变得坚定而充满探索欲,“既然自然条件不够,那我们能不能……用科技来凑?”
“科技?”王龙飞一时没反应过来。
“对!”李静兴奋地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些资料,“我最近研究了一下现在顶尖的婚纱摄影后期技术。我们可以先拍人,后置景!”
她详细解释道:“简单说,就是分两步走:
第一步,实景摆拍。 我们选择几个对我们有特殊意义的核心地点,比如沙棘园、温室门口、鱼塘边、新居院子。不需要等到草木全绿、鲜花盛开,只要天气好、光线佳,我们穿着婚纱礼服,在这些地方完成人物姿态和情感的捕捉。摄影师会重点拍好我们俩的表情、互动、光影。至于背景,暂时不那么完美没关系。
第二步,数字绘景。 后期制作时,由专业的数字艺术团队,根据我们的要求和真实场景的基底,进行精细化背景替换和增强。比如,可以把现在只有花苞的沙棘树,‘P’成花开繁盛的样子;可以把还显枯黄的草地,‘换’成绿草如茵、野花点缀的效果;甚至可以在我们身后,‘加上’漫天飞舞的花瓣、或者更梦幻的晨雾、夕阳余晖。技术好的团队,能做到以假乱真,毫无违和感!”
王龙飞听得目瞪口呆,随即恍然大悟,拍手称妙:“这主意太棒了!这不就是电影里常用的绿幕抠像技术嘛!咱们先把‘主角’演好,环境让电脑去‘造’!既能保证我们不挨冻,又能得到最理想的画面,还不耽误时间!静,你真是个天才!”
李静笑着点头:“就是这个道理!而且,这样我们反而有了更大的创作自由。有些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构图或者梦幻场景,比如让沙棘园在一夜之间‘开满’象征爱情的玫瑰,或者让我们站在‘云端’俯瞰整个农庄,理论上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当然,我们主要还是基于真实场景进行美化,保持‘本味’的特色,不搞得太玄幻。”
一、 方案落地:精密策划的“半虚拟”拍摄
说干就干。两人立即联系了之前合作愉快的摄影师阿哲,以及他推荐的、一家在数字影像后期方面颇有建树的专业团队。经过几次线上会议,一套详尽的 “‘本味’主题数字增强婚纱照拍摄方案” 出炉了。
核心原则: 以真实情感和地点为基础,用数字技术弥补自然季节的不足,创造既真实又唯美的视觉大片。
拍摄计划:
1. 拍摄时间: 定在三月中旬一个预报天气晴好、风力较小的日子。此时气温回升,阳光充足,适合户外活动,人物状态能保证。
2. 拍摄地点与内容(实拍部分):
* 沙棘园: 重点拍摄两人在沙棘丛中携手漫步、深情对望、依偎等互动镜头。后期目标: 将现有环境增强为沙棘花盛开(黄绿色小花)、背景田野一片新绿的春末景象。
* 智能温室前: 利用温室现代感的建筑线条作为背景,拍摄一些时尚、大气的合影。后期目标: 保持建筑真实,可能增强天空云彩效果,或添加一些前景虚拟植物点缀。
* 鱼塘木栈道: 拍摄静谧、倒影风格的画面。后期目标: 强化水面波光粼粼的效果,将周边树木“换”上绿叶。
* 新居庭院及周边田野: 拍摄生活化、温馨的互动场景。后期目标: 将庭院草坪处理得更加翠绿茂盛,远景田野呈现理想的春季或初夏景观。
3. 特殊素材采集: 摄影师团队会额外拍摄大量空景(无人的沙棘园、温室、田野等),以及李静要求的特定元素,如成熟的沙棘果、草莓、菌菇等特写,作为后期合成的素材库。
4. 技术支持: 后期团队将使用高清绿幕在部分场景辅助拍摄,确保人物抠像精准;运用3D建模、数字绘景(Matte Painting)等技术,进行背景的创建、替换和光影融合,确保最终成片自然和谐。
二、 春日“预演”:寒风中的热情投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