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他们三人回话,姒徽音立马大步子的走向大门方向,她出去瞧瞧。
最气人的方式之一是让别人怒气冲冲却找不到人发泄。
姒徽音关门的声音,让沈庆回过神来。
他呼吸急促,面色潮红,眼睛中全是燃烧的怒火,看向刘田华,指着姒徽音离去的方向,嘴里哆嗦着:“她,她,她......”
想要骂人几句,却发现人不见了。
“王八羔子。”他重重的跺地板一下,手握成拳头,朝着吃饭的桌子捶好几下。
刘田华面色含着怒气,语气却温柔的劝着沈庆:“别跟她一般见识,她不懂事,老沈。”
“你可别气坏身体,咱一家人可都指望着你活着。”她的手一下一下的拍着沈庆的后背。
一旁的沈明清见状也做出一副孝女的样子:“爸,您别气了,您出事,我跟弟弟妹妹该心疼了。”
两人的接连劝说,沈庆才把这气稍稍顺走,坐下来。
接过妻子递来的水,一口喝下去,沈庆的肩膀拉下来,他像慈父一般懊悔,双手捂着脸:“是我没教好她,让她对长辈无礼,我对不起她娘。”
罕见的提起周瑶,刘田华知道老沈这是真的生气。
她坐到一旁安慰:“不是你的错,你当爹的,家庭的顶梁柱,哪能注意些小事,是我,是我不好。”
“老沈,我没能给你教好孩子。”
沈庆把捂着脸的手移开来,对着妻子安慰:“也不是你的错,你不是亲娘,教孩子也不敢像教亲孩子一样。”
夫妻两人握着彼此的手,各自流下一滴泪。
一旁的沈明清早就拿好手巾来,等两人平复心情后,给递上去。
得到两人的夸赞:“还是明清懂事。”
这事情算过去,刘田华才重新起话题:“老沈,你说我这工作是不是要交给七七啊?”
她面色忧愁:“给了七七,咱建国咋办?他也十六,马上就要毕业。”
原本他们商量的是看能不能买工作,买的到就买。
买不到的话只能把她的工作让出来,来避免两人的大儿子沈建国下乡。
她可不想惦记了十多年的工作再给人送出去。
沈庆反驳:“不给,我还不信了,她敢去告状。”
“她敢要,我就敢把她赶出家门,到时候,我看她咋办?”
大儿子是他的命根子,是他好不容易才有的后。
必须用尽办法也要留在身边。
至于沈七七,从今天的行为来看,就是一个不孝顺的。
还是让她早早下乡好。
他肚里的算计做好打算,看向一旁乖巧的继女:“明清,你和李副厂长家的儿子谈的怎么样?他们家说啥时候结婚没?”
俩孩子眼看着要毕业,也不能没一个说头。
副厂长家,不至于让唯一的儿子去下乡的。
唯一的儿子,家中的宝,却唯独喜欢他继女沈明清一人。
想到此,对于逆女的话,沈庆心里多少宽松些,他的靠山很硬。
不怕。
沈明清羞涩的笑:“光耀说,他会跟家里提的,尽早老咱家里提亲。”
这是她的依仗。
比亲妈后爸更可靠的依仗。
想到日后嫁到李家的好日子,她还是有盼头的。
刘田华眯着眼笑着:“好,好,好。”
“到时候,妈跟你爸给你弄好的陪嫁,不会让你面上无光,也不会让李家小瞧你,小瞧咱家。”
沈庆对于妻子的话是赞同的:“对,你妈说的对,咱不能让人小瞧。”
最重要的是打好关系。
想要日后还有二儿子要下乡,买工作也不是简单的事。
多一份关系,多一条路。
只要维护好,继女再嫁进去,给人生一个孩子,到时候孩子舅舅工作的事情,不就好办了。
越想心情越好,他大方挥手:“咱要让人都高看你一眼,给你准备厚厚的嫁妆。”
得到好处的沈明清孝顺着给两人一人捶下后背,好话不停往外冒:“那我多谢爸还有妈了,等我嫁进去后,也会想着弟弟妹妹的。”
刘田华看着妥帖的闺女,心中的自豪难以言表。
真好的姑娘,是她闺女。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姒徽音出门的时候,上班的人还没下班,她根据记忆,熟悉一下路况。
等到中午,人人都回来的时候,她才低着头,红着眼眶,出现在钢厂小区门口。
也就是来来往往的大家伙眼里。
认识的人自然要问上一两句。
“七七,你怎么了?”
姒徽音抬头看,这位还真是她要找的目标,熟悉的人。
关月,她亲娘的好友,如今的钢厂妇联主任。
没有像往日的原主一样摇摇头,她略微抬头看向来人,眼泪大颗大颗的从眼角流下来。
嘴里喊着:“关姨。”
还跑几步,一把把人抱住。
像是小鸡找到老鸡,找到依靠一样。
关月惊诧,但不妨碍她安慰人,轻轻拍拍孩子的后背,哄道:“谁欺负你了?七七,告诉关姨,我给你做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