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殿内,仙乐袅袅,灵果飘香。为迎接天庭巡察使李清风驾临而设的接风宴,此刻正是一片觥筹交错的景象。地府有头有脸的司衙主官齐聚一堂,言笑晏晏,气氛热烈而恭谨。
李清风坐于上宾之位,身着一袭素雅却流转着云纹仙光的道袍,面容俊朗,气质出尘。
他嘴角含着一抹温和的笑意,与身旁的首席判官崔珏低声交谈,内容涉及三界气象、轮回韵律,言谈间引经据典,气度雍容,尽显天庭上仙的风范。
他的目光偶尔扫过全场,温和却深邃,仿佛能洞悉一切,让每一位被他目光触及的官员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笑容更加殷切。
然而,在这片祥和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
功过司司正,一位面色红润、体态微胖的官员,端着酒杯来到李清风面前,恭敬道:“李仙使远道而来,巡视指导,实乃我地府之幸。近年来,我等谨守本分,然天地运行,规则繁复,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仙使不吝指点。”
李清风微微一笑,举杯示意,声音清朗温和:“周司正过谦了。维护三界秩序,乃天庭与地府共同之责。天庭近年来亦在梳理各司职掌,力求权责明晰,避免交错重叠,虚耗资源。地府若能借此番巡察之机,自查自纠,优化效能,正是‘静衡’之道,善莫大焉。”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冠冕堂皇。既肯定了地府的工作,又点出了“优化效能”、“权责明晰”的方向。落在不同人耳中,自有不同滋味。
坐在末席的陆鸣,默默饮着杯中的清茶,眼帘低垂。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在李清风说出“优化效能”、“权责明晰”这几个字时,席间至少有数道目光,或明或暗地扫过自己,其中夹杂着幸灾乐祸与审视。周远更是趁举杯时,向李清风投去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得到后者一个几不可查的微微颔首。
陆鸣心中冷笑。李清风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精心打磨过的玉器,表面光润,内里却藏着锋利的刃。他这是在用最体面的方式,为周远之前的行动背书,为接下来的打压铺平道路。
果然,酒过三巡,话题被巧妙地引向了各司衙职能。周远适时起身,向李清风和崔珏汇报功过司近期“整饬吏治、优化流程”的“成效”,并再次提及“遵照仙使指导意见,即将接手参事处流程核查职能,以杜绝冗余”的安排。
李清风安静地听着,脸上始终保持着那抹温和的笑意。待周远说完,他轻轻颔首,语气带着赞赏:“周司正雷厉风行,效率可嘉。地府事务繁杂,正需要这般勇于任事、善于整合的干吏。此等优化之举,利于长远,当持之以恒。”
他没有直接肯定周远打压参事处的行为,却对其“效率”和“勇于任事”大加赞扬,这比直接肯定更厉害。这等于向所有地府官员释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他李清风,支持周远所做的一切。
崔珏端坐其上,面色平静如水,只是淡淡说了一句:“职能移交,需稳妥,莫生乱子。”便不再多言,让人摸不清他的真实态度。
陆鸣感到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抬起头,正对上李清风望过来的眼神。
那眼神依旧温和,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探究与难以言喻的惋惜,仿佛在欣赏一件即将因为不合时宜而被砸碎的绝世瓷器,但深处却是一片冰冷的、不容更改的平静,仿佛在看一个才华横溢却即将夭折的、早已注定的结局。
陆鸣面色不变,平静地回望过去,微微举了举杯,然后垂下眼帘,掩去眸中一切情绪。
宴会仍在继续,但陆鸣已无心停留。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却足以令人窒息的压力,正从那位谈笑风生的仙使身上弥漫开来,笼罩在整个地府上空,而他的参事处,正处于这压力的最中心。
他悄然起身离席,快步返回那片真正属于他的战场。
与判官殿的暖香笑语相比,枢要参事处值房内,则是另一番景象。
灯火通明,却照不亮空气中的凝重。孙毅伏在案上,眼圈发黑,手指飞快地在一枚巨大的算盘上拨动,旁边堆着的卷宗几乎将他淹没。他正在疯狂地核算、比对原始的数据,试图找出最能说明地府资源错配问题的铁证。
“不对……这里的时间对不上……功过司丙辰年的损耗报表和轮回司的接收记录有百分之十七的偏差……他们肯定篡改过……”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
秦昭面前,数面光幕悬浮,幽蓝色的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他鼻梁上架着一副临时凝化的水晶镜片,双手虚按在空中,不断调整着数据的筛选和模型构建。
突然,他左侧一面负责监控值房能量场的光幕,猛地爆出一片刺眼的红色波纹!
“有情况!”秦昭低喝一声,声音陡然紧绷,“不是普通魂力探知,是‘神念同频共振窃取’!极其刁钻的手法,目标锁定,孙毅刚整理好的《轮回效率异常点汇总》原始卷宗!数据流正在被强行复制剥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