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要参事处值房。
孙毅的案几已被浩瀚的《地府律法全集》与古老的《三界种族盟约》残卷淹没。
他双眼布满血丝,指尖因长时间摩挲竹简而泛白。根据阿罗提供的方向,他摒弃了那些常见的条款,专注于搜寻那些早已被尘封、却未曾正式废止的上古规约。
突然,他的手指在一枚颜色深暗、几乎被遗忘的玉简上停住。玉简上刻着《后土清约·万灵共生篇》的残章。他魂力沉入,逐字逐句地解读着那些用古老符文书写的内容,呼吸逐渐变得急促。
“找到了!”他猛地抬头,声音因激动而沙哑,眼中却迸发出锐利的光芒,“处正!《后土清约》补充条款,明确记载:‘凡上古盟约族群,于九幽动乱中有大功者,其族裔受天地法则额外庇护。非有确凿实证、经三司共鉴及幽冥殿报备,不得施以集体性惩戒或损其根本之刑!’”
他几乎是从卷宗堆中跳了起来:“这条古律的效力层级极高,远在功过司引用的《紧急事态规例》之上!夜叉族正是清约中提及的‘有大功者’之一!周远他们启动的所谓‘内部审查令’,针对整个夜叉族,恰恰触犯了这条铁律!”
这条古律的发现,如同一面坚不可摧的巨盾,为保护夜叉族提供了最根本的法理依据。孙毅立刻开始着手起草一份基于《后土清约》的紧急抗辩文书纲要。
另一边,秦昭面临的挑战更为具体。功过司提供的“证据”链条看似完美,关键节点的监控日志却“恰好”缺失或模糊不清。阿罗提供的线索,夜叉族特有的、基于月光潮汐感知的边防巡逻日志记载规律,成了破局的关键。
“夜叉族的时空感知与常规地府计时存在微秒级的系统偏差,这是他们的天赋,也成了日志的独特印记。”秦昭对姜灵儿解释道,同时双手在光幕上快速构建模型,“只要找到案发时刻,按照夜叉族的记录方式反推,再对比功过司提供的‘证据’时间戳……”
姜灵儿在一旁,则从药理角度提供支持:“秦昭,根据阿罗提示,蚀魂草残留对夜叉族魂力的侵蚀,会在魂力频谱上留下一种独特的‘枯竭波纹’,而非简单的能量衰减。如果功过司的证据是伪造的,他们模拟的‘蚀魂’效果很可能只模仿了表象,而缺少这种源自种族特性的深层印记。”
秦昭眼前一亮:“明白了!将时间模型与魂力频谱深度分析结合,进行交叉验证!”
在阿罗提供的独特参照系和姜灵儿的药理洞察辅助下,秦昭克服了数据干扰,初步构建出“证据伪造时间模型”的雏形。
光幕上,两条时间线开始出现明显的、无法用误差解释的错位点,而伪造证据上的魂力频谱,也确实缺少那关键的“枯竭波纹”。铁证的冰山,开始显露裂痕。
在刑罚司阴森的黑牢深处,阿罗并未坐以待毙。
凭借夜叉族独特的魂念感应能力,她开始在有限的放风或魂力压制间歇,小心翼翼地接触其他囚犯。她很快发现,牢中不乏一些因种族偏见、权力倾轧而被冤屈至此的魂灵。
一次短暂的放风时间里,阿罗敏锐地捕捉到角落里一位树精老吏魂体中残留的、因拒绝做伪证而遭受折磨的微弱魂力波动。
她冒险地,以夜叉族特有的、极细微且不易被监控阵法察觉的魂力震动频率,向对方传递去一丝带着询问与安抚意味的魂念。
那老吏起初魂体剧颤,惊恐万分,但在感受到阿罗魂念中那份同病相怜的真诚与绝非伪装的冤屈气息后,终于颤抖着,以同样隐蔽的方式,回应了一段极其简短的、关于监狱西南角巡逻守卫交接时存在短暂盲区的信息。
一种基于共同苦难的、脆弱的信任联盟开始在绝望的深渊中悄然建立。阿罗深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和零星的信息,或许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能成为扭转局面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姜灵儿以孟婆弟子的身份,带着药箱,主动走访了酆都城内几个备受压迫的弱小种族聚居地,例如被苛刻征收药材的树精部落。
她不为直接打探消息,只是义诊,缓解他们因恐慌和资源短缺带来的魂体病痛。她的善意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赢得了这些边缘族群的初步好感和信任,为参事处在外围编织着一张潜在的支持网络。
就在陆鸣综合各方进展,思考下一步如何接触阿罗提到的关键人物,那位隐退的老判官青阳真人时,孙毅通过秘密渠道收到了风声阁的回复。
一枚散发着阴冷气息的黑色玉简被递到陆鸣手中。魂力浸入,里面是风声阁掌柜黄有财简洁而精明的留言:
“陆处正,您要的‘钥匙’有货。目标:青阳真人,前判官殿首席笔录判官,因不满‘往生教案’结案方式,三百年前愤而隐退,居于忘川下游‘静修谷’。谷外有迷阵,此为破阵图及安全路径。青阳真人嗜茶,尤爱‘彼岸花露’泡的‘忘忧茶’,此为敲门砖。附其近年关注议题清单,或可投其所好。此情报,价三千上品魂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