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主尽欢,酒足饭饱,费舍尔被妥善的安排到营地中最好的房间,可以说是给足了这位代表着勃兰登堡的外交使者面子。
被赫梅利尼茨基捧的有些飘飘然的费舍尔看到自己住的这个营帐后,心中又默默的给赫梅利尼茨基加了波大分。
费舍尔看到赫梅利尼茨基这样配合,合作态度这样良好,心中十分开心的以为,接下来的谈判也会在十分和谐的氛围中顺利完成,而自己也会漂漂亮亮的满载而归,带着谈判成果自豪的重返柏林,让自己的职业生涯重新焕发第二春。
但当第二天,费舍尔与赫梅利尼茨基开始就结盟的事宜进行细节上的谈判时,赫梅利尼茨基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谈判桌上,他没有了那种豪放,取而代之的是斤斤计较与不断的钻牛角尖。
比如,在讨论到乌克兰人起义后如何将消息传达到柏林,联系盟友时,赫梅利尼茨基坚决要求双方制定暗号,当对上暗号的斥候将代表着赫梅利尼茨基本人的玉石项链送到柏林,勃兰登堡方面才能出击。
并且,赫梅利尼茨基还拉着费舍尔细细规划斥候的路线,甚至细致到规定斥候从什么时候出发,从哪个门离开。
看着磨磨唧唧,一点细节都不肯放过的赫梅利尼茨基,费舍尔只好忍着烦躁陪着他一一敲定各项内容。
只不过速度嘛,就太慢了。
费舍尔在扎波罗热的营地中整整待了两个月,还没有将具体的结盟条款给谈好。在赫梅利尼茨基的过度细致的准备下,二人如今甚至都还没有约定进兵路线,没有商定战后的利益分配,没有对各种可能面对的问题讨论出一个预案………………
如果继续按这样的速度,费舍尔今年过年估计要陪着赫梅利尼茨基这些乌克兰人在这个异国他乡的穷乡僻壤度过了。
费舍尔想让赫梅利尼茨基快些,但每次刚想开口,费舍尔便想起平日赫梅利尼茨基对自己的热情与亲近,话到嘴边又不知如何开口,无奈的费舍尔便只好叹口气继续麻木的陪着赫梅利尼茨基“钻研”进兵事项。
每次费舍尔脑袋昏昏沉沉的从赫梅利尼茨基的房间中走出来,他都会委屈的向西方看去〔我想你了,柏林!你是不是也像我想你一样想念着我呢?〕
…………………………
并没有,费舍尔已经差不多被忘了。
柏林,步入十月,秋风正爽
施韦林已经在组织行政部的官员开始负责秋收有关事宜了,作为行政大臣,最近他可是快忙疯了,今年是威廉承诺的免除三年田赋期满的一年,也就是说1644年年末统计的全年财务信息会直接体现出这三年免除田赋政策的效果如何。
一个好看的数据是施韦林带领的行政部所希望看到的,卡尔也早早的提出了要求,让施韦林对今年的秋收多上些心。此外,卡尔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临时部门,负责在秋收期间监察全国,以免有收税官员在这期间中饱私囊欺压百姓。
如今的勃兰登堡拥有远超与其国家体量相匹配的军队,军中供养的费用几乎全部出自荷兰与法国的外交津贴。这一现状让卡尔心中一直有些不安心,一旦荷兰与法国不愿再给他们打钱,到时候仅凭国内的经济恐怕难以供养的起这过量的军队。
因此,卡尔这几年来一直在尽力去想办法为国家开辟新的贸易渠道,增加国家收入。如今,重征土地税,又给国家增加一大税收来源,卡尔自然是无比上心。
整个枢密院在卡尔的要求下如今是加班加点的运转,至于费舍尔?或许也就是军事大臣布卢门塔尔还会偶尔上上心,派出信使去扎波罗热了解了解情况,但在得知费舍尔还在与赫梅利尼茨基谈判相关事宜,布卢门塔尔也懒得再管他了。
毕竟两个月以前,布卢门塔尔得到的消息就是在费舍尔与赫梅利尼茨基在敲定合作细节,如今两个月过去了,还是这么个进展。
柏林可没有能够闲下来的人,有功夫盯着费舍尔,还不如赶快去把工作做了。
…………………………
就这样,在扎波罗热整整磨叽了半年,狠狠的拒绝了赫梅利尼茨基一起过新年的邀请后,费舍尔终于如释重负的踏上了返回柏林的归途。
〔奶奶滴!老爷我走了!以后再来我是你孙子!赫梅利尼茨基!〕
“费舍尔大使,请您一定好好跟公爵大人讲述我们谈好的各种事项,起义成功与否皆系于大使您身上了!很高兴认识您,费舍尔大使,您是乌克兰人的朋友!”前来送行的赫梅利尼茨基情深意切,只不过被赫梅利尼茨基已经整整折磨了半年的费舍尔,如今再听到他的声音心中已经不会再激起一丝波澜,相反,费舍尔如今看到赫梅利尼茨基心中都会升起莫名的厌烦。
马车中,费舍尔向着车夫急切地低喝:“快走!再不走过会他追上来了!”
见车夫动作还是慢腾腾的,费舍尔再次大喊:“快走!快走!你会不会驾车!你不会开我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