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出兵前,威廉将整个勃兰登堡一万六千人的军团分为三路。
一路一万人,由威廉带领直面波兹南城中军队,另一路由格里芬带领,大概四千人左右前去伏击科涅茨波尔斯基的三千援军,而第三路则由布卢门塔尔与毛里茨带领两千人前往瓦尔塔河上游修筑水坝阻截水源。
三路兵马齐出,最先投入战斗的肯定是威廉一路,随着格雷一行人将恰尔涅茨基气出城外,一波火炮伏击后,便开始了正式的围城,勃兰登堡军将波兹南城周围的所有暗道一一排查占领,广撒斥候,意图断绝波兹南城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除此之外,几轮攻城炮的轰击后,勃兰登堡的军团不断的冲击棱堡和城墙上的口子,不断消耗城中波兰军队的士气与兵力。
但城中守军人数众多,想要短时间内突破波兹南的防御仍然是无比艰难,转眼间,围城已经持续了一个月,勃兰登堡军团隔三差五的强攻对守城的波兰守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五千波兰军队已经死伤超过一千。
看上去似乎战果不错,短短一个月就让对面减员五分之一,可对于勃兰登堡这种没什么家底的国家来说,评价一场战役的成果,不仅得看对方的伤亡,更要看一看己方为了取得这些战果付出的代价,对于威廉来说,这代价是他很难接受的——3000人!
“为了攻这个波兹南城!我们伤亡了三千多人!这对我们来说太难接受了!”威廉在同格雷与佣兵团团长们的一次常规的军事会议上拿着手中统计出来的伤亡数据的表单,无比心痛。
威廉一脸肉疼,这些伤亡虽然还是佣兵占大多数,但这些佣兵也都是用白花花的银子买来的,这初战一个月就死伤这么多人,饶是威廉这种甩手掌柜都担心起了战争花费超支的可能。
只不过,相较于威廉的担心,佣兵团的团长们则表现的格外淡然,似乎并不在意手中死去的士兵。
威廉见状疑惑的发问:“诸位!此战我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怎么大家对这么严重的伤亡这样冷淡?”
听闻威廉问题,佣兵团团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么回答。
最终,艾森伯格清了清嗓子,吸引了威廉的注意力,这位艾森伯格团长原本是帝国军某军团的上尉,据说,他曾跟随过华伦斯坦将军,此人在退役后拉着曾经的几位战友一同组建了佣兵团狮鹫近卫连。
艾森伯格的佣兵团的训练完全套用帝国军正规军训练的模式,很快就凭借着佣兵的好组织力和训练度在波希米亚王国境内出了名。
可以说,这位艾森伯格团长是在座的众人中对攻城战最有经验的一人,因此,当艾森伯格发出动静后,威廉立马将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
之间艾森伯格不紧不慢的说道:“公爵大人,攻城拔寨不可着急,一切都需要时间,这是领军之人必须要知道的!相信公爵大人您也曾听说或学到过不少经典战役,梅斯战役,我帝国军62门重炮轰击足足五月有余,尚不能攻入城池,七年意大利战争,日耗火药四吨有余,城墙砖石无一完好,帝国军人勇猛上前,攻下一城尚且也需要三四个月。公爵大人,怎么如今到您实践了,却又这般心急呢?”
“这…………对啊!这才一个月…………我还以为过去了许久呢…………还真是……书中万言不如眼前一见。”真可谓一句惊醒梦中人,艾森伯格的一番话语一下子就让威廉意识到攻城绝不是一个可以着急的事情。
想要速度,猛攻城墙,就需要付出守方数倍的伤亡,而若是想要少些代价,那便只有用时间堆,等波兹南被围困的断水断粮,等城中守军被困的疲惫不堪,士气不振,等攻城炮将城防轰烂,所谓的城防优势被降到最低。
在座的众人都久经沙场,他们也都或多或少的能看出威廉心中的急迫感,只不过此前还能将其理解为初次指挥大规模战役的紧张,但如今,攻城一个月,前线的士兵得到的基本都是强攻的命令,未免也太过奇怪了。
于是,艾森伯格也趁这个机会代表所有佣兵团的团长们问一问威廉,究竟有什么事情在瞒着他们?
“波兹南城中守军主将重伤,军心不振,我军已经将城池团团围住,炮火猛攻,攻下波兹南不过时间问题,就算有波兰援军,格里芬将军也已带兵前去拦截,公爵大人!我等不明白您在着急什么?”
“是啊是啊,这为何要日日强攻呢?”
“确实,拿人命来填着实损伤巨大啊!”
……………………
许多佣兵团团长纷纷附和,他们也不明白威廉为何这样着急。
看众人这般困惑不解的模样,威廉也干脆就直说了
“诸位团长,或许你们听到这支波兰援军领军将领的名字后就或多或少能理解我的心情了,驰援波兹南的是克拉科夫的波兰第一骑兵团,清一色的精锐骑兵,更重要的是,这支兵团的将领名叫科涅茨波尔斯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