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俄国,绝对是卡尔这一趟出使计划没有覆盖到的一环,甚至,做出这个决定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卡尔的临时起意。
在卡尔看来,没有波兰的骑兵帮助,那在对阵奥斯曼人的正面战场上,绝大多数由步炮兵组成的军团就无法对奥斯曼军主力完成较大的伤亡。
并且没有大规模骑兵的帮助,奥地利的步炮军团也很难在野战中抵抗得住奥斯曼人骑兵的冲锋。
可以说,有起错的名字却没有起错的称号,波兰能被叫做天主之矛,绝对是有其中的缘由。“师承”匈奴骑兵的波兰人,他们的骑兵足以跟奥斯曼人的骑兵硬碰硬而不落下风。
因此,在卡尔的谋划中,如果说,德意志各诸侯的援助将是奥地利人能否守住维也纳的关键,那波兰人的帮助则将会是哈布斯堡王朝能否反攻奥斯曼的决定一招。
华沙距离莫斯科,直线距离在一千一百公里,以卡尔所在外交车队的速度来估算,此次出使俄国,路途花费时间大概在两个月左右,
虽然耗费时间,但对于卡尔来说,这依旧值得他走一遭
如果成功,俄国放弃进攻波兰,卡尔甚至能够进一步去引导沙皇,使其对奥斯曼统治一下的克里米亚产生兴趣。
这样一来,卡尔不仅得到了波兰人的友谊,能够带回去一支精锐的波兰骑兵,还能够让俄国在克里米亚地区牵制奥斯曼人的兵力,减少维也纳前线的压力。
而就算失败了,卡尔也不会失去什么,卡齐米日也不会责怪卡尔,相反,波兰人在得知卡尔愿意为缓和两国局势出使俄国,他同样能够在波兰境内收获一大批好印象。
而卡尔也能在俄国提前刷个脸,发展一下自己在俄国的眼线,了解一下这个欧陆边陲的大国近些年来的发展程度如何。
不论怎么说,卡尔这趟出使莫斯科,在他看来,绝对是一桩稳赚不赔的生意。
而至于维也纳那边,卡尔其实是比较放心的,一方面有蒙特库科利这样经历过三十年战争的老将主持防守,不论是心性还是经验,都经得住考验;另一方面则是,各诸侯的援军也会陆陆续续的抵达维也纳,兵力逐渐充沛,防守也会更加的游刃有余;除此之外,威廉也会去到维也纳前线,在打仗这一方面,卡尔是无条件的信任威廉的,只要威廉亲自领兵参加的战役,就没有大败而归的。
并且,就算卡尔回去又能如何?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的他现如今待在维也纳就只是个废人,还不如像现在这样,满欧洲乱窜,卖卖哈布斯堡家族的脸皮,为前线争取更多的外交支持。
………………………………
为了保证卡尔大人的人身安全,以及表示我波兰对卡尔大人您的重视,国王陛下特别任命我波兰大将恰尔涅茨基,为卡尔大人的贴身护卫!
————————
华沙城外,独臂“大侠”恰尔涅茨基用仅存的左臂牵着卡尔马车的缰绳,神情严肃一丝不苟。
如果不是仅存的左臂和周围波兰士兵的介绍,卡尔是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面前这个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会是威廉口中的跳梁小丑。
“您就是恰尔涅茨基?”
“回禀卡尔大人,正是末将,请问您有什么吩咐?”听到卡尔的问题,恰尔涅茨基左手扶胸微微颔首,声音清晰而简明显得极有修养。
看着如今的恰尔涅茨基,锋芒藏心中,胸中有沟壑,一身从容的气质就足以让人信服,卡尔心中那叫一个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经历让恰尔涅茨基成为现在这副样子的:“将军您应该知道我之前在勃兰登堡做过官的事情吧?”
“嗯,卡尔大人的名字在整个欧洲都广为流传,您的事迹,整个波兰无人不知。”
“谢谢您,恰尔涅茨基将军,其实,对于您,我也是有所了解的,在之前勃兰登堡与波兰的战争中,我曾听威廉说起过您,只不过当初威廉口中的您,似乎与现在的您差别有些巨大,不知…………”
其实卡尔的问题多多少少是有些冒昧了,毕竟他跟恰尔涅茨基是完完全全的初次见面,一上来,没说几句话卡尔就开始提问人家的过往,任谁来恐怕都会有些抵触情绪的。
恰尔涅茨基同样如此,只不过他知道,卡尔应该不是故意来嘲讽自己的,毕竟他跟卡尔没有任何恩怨。
想了想,恰尔涅茨基觉得自己的这些事情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于是就冲着卡尔点了点头回答道:“如果卡尔大人您好奇的话,那末将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不过,这些事情可能说来话长,不如我们先出发,在路上末将再与卡尔大人您细细道来。”
“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多么的幸运,漫长的旅途中有瓜可以吃,卡尔说完下意识的就想加快动作,三下五除二就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些小件行李送上了马车内,安置好后微笑着坐在座位上,等待着恰尔涅茨基向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