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裹着腊梅香掠过悦容坊时,制膏房里正飘着清雅的香气。苏月将刚采摘的腊梅花瓣放进琉璃碗中,加入少量雪蜜轻轻碾揉——这是她为年关准备的“腊梅凝香膏”,花瓣要选初开的,蜜需用三年陈的雪蜜,熬制时火候要轻,才能留住腊梅的清冽香气,涂在身上还能祛冬日的浊气。
“姑娘,这腊梅膏闻着真清爽!”阿青捧着筛好的珍珠粉走进来,鼻尖冻得通红,“今早开门时,有位夫人说年宴上想让丫鬟们都用带香味的脂膏,一下订了三十盒,还问能不能在盒盖上绣‘福’字。”
苏月点点头,将碾好的梅花蜜倒进银锅,小火慢慢加热:“让王绣娘赶制些绣‘福’字的锦缎,贴在盒盖上,再系上红绳,看着更喜庆。对了,江南商户订的两百盒暖玉膏已做好,让阿福明日找镖局送去,记得叮嘱镖局路上别冻着,脂膏冻住会影响质地。”
正说着,外间传来周灵儿的声音:“苏姐姐,张公子来了,还带着个木匣,说是给您的年礼!”
苏月迎出去时,张砚之正站在柜台前,手里的红木匣子里装着两支通体莹白的玉簪,簪头雕着腊梅花,花瓣上还嵌着细小的红宝石。“听闻你在做腊梅膏,特意让人赶制了这对簪子。”他将匣子递过,指尖不经意擦过苏月的手背,“年关前订单多,别累着自己,我让管家送了些炭火来,放在制膏房里,暖和些。”
苏月接过玉簪,指尖触到温润的玉质,耳尖微微发烫:“多谢张公子,你总是这么细心。”刚要再说些什么,却见柳氏提着个食盒走进来,里面装着刚做好的年糕和腊肉。
“苏妹妹,年关快到了,给你们送些年货。”柳氏笑着将食盒放在桌上,“绸缎庄的年礼订单也多,我又给你订了五十盒腊梅膏,给老主顾当伴手礼。对了,宫里的李嬷嬷派人来说,太后想让你做些腊梅膏,给宫里的娘娘们当年礼,还说会派人送些宫里的腊梅来,比外面的更香浓。”
苏月心里一喜,连忙应下:“请嬷嬷放心,三日内定能做好,亲自送进宫去。”柳氏刚要再说些什么,却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少女快步跑进来,正是之前来买脂膏的村姑阿桃。
“苏姐姐!”阿桃手里捧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些晒干的野菊花,“我娘让我来给您送些菊花,说您做脂膏能用。还有,村里的婶婶们都说暖玉膏好用,让我再订十盒,过年走亲戚时送人体面。”
苏月接过布包,取了两盒腊梅膏递给阿桃:“这是新做的腊梅膏,送给你和你娘,过年用着香。再给你算便宜些,别跟我客气。”阿桃欢天喜地地付了钱,捧着脂膏跑远了。
午后,宫里的腊梅果然送来了。花瓣比外面的更饱满,香气也更浓郁。苏月带着学徒们仔细挑选花瓣,去除花萼和花柄,只留最娇嫩的部分。林巧儿一边挑花瓣一边笑道:“苏姐姐,等忙完年关的订单,咱们能不能歇几天?我想回家看看爹娘。”
“当然能。”苏月笑着点头,“等送完宫里的腊梅膏,咱们就歇三天,给大家发双倍工钱,再每人送一盒腊梅膏当年礼。”学徒们听了,都高兴得欢呼起来。
夕阳西下时,第一锅腊梅凝香膏终于熬成。苏月将膏体倒进绣着“福”字的锦盒中,乳白的膏体泛着淡淡的黄,腊梅香混着蜜香,让人闻着就心情愉悦。张砚之看着她忙碌的身影,递过一杯温好的梅花茶:“累了吧?喝杯茶歇歇,今晚我在醉仙楼订了席,让大家都放松放松。”
苏月接过梅花茶,看着店内忙碌的众人——阿春在整理年礼订单,阿青在打包脂膏,周灵儿在给脂膏盒系红绳,每个人脸上都满是期待。她想起刚开悦容坊时的年关,那时只有她一个人在小铺里熬膏,如今却有这么多人一起忙碌,心里满是温暖。
晚风裹着腊梅香吹进门来,苏月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年关不是结束,而是新的期盼。往后的悦容坊,会继续用心做膏,用最真的心意,陪伴每一个人度过每一个温暖的年关,让好脂膏的香气,飘进更多人的生活里。
喜欢我在古代开美容店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我在古代开美容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