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丰曾听一位学考古的初中同学说过:商周时期注重质朴高雅,秦汉建筑注重雄浑宽大,隋唐时期比较雍容装饰,南北宋的时候雅致精美,元明时候受外族元素影响,大多宏伟壮观,清代的风格讲究富丽堂皇。
他仔细观察着眼前的建筑,雕梁上的纹饰、屋檐下的雕花,都透着一股雍容大度的气质,装饰与雕刻也颇为精致 —— 想来这里该是隋唐时期的风格。
“小丰,我们到了。” 秀兰的声音打断了家丰的思绪,三人已站在一家医馆门口,正是按打听来的消息找到的地方。
家丰抬头看向牌匾,上面写着 “玉和堂” 三个大字,笑着说:“对,就是这里,我们进去吧。” 说完抬脚迈进医馆,秀兰和乐君连忙跟上。
医馆的伙计见三人背着一大堆拐杖进来,立刻上前招呼:“几位,请问有什么事吗?”
家丰拱手回礼,客气地说:“小哥你好,请问梅医师在吗?我受刘医师之托,前来送货。”
“噢~原来是送货的,几位里面请,梅先生在诊室那边。” 伙计笑着引路。
这家医馆的格局和益禾堂不太一样,但也分药铺和诊室两部分:外屋是药铺,摆着柜台和药柜;里屋则是诊室。伙计领着三人进了里屋,只见一位童颜鹤发的老者正倚在椅上看书 —— 老者前额微秃,脊背略弯,穿着一身青衣麻衫,气质温和。
见有人进来,他放下书,眼中露出几分疑惑。
家丰再次拱手,微微弯腰行礼:“见过梅医师,小子西岭村庄家丰,受刘医师所托前来送拐杖。”
梅医师一听,顿时笑了:“庄小子,哈哈哈!我听刘师弟提过你好几次,没想到是你亲自送来的。好,好,好!” 他转头对领路的伙计说:“小一,把货接过来,再去准备些茶水。”
“好的,先生。” 小一接过秀兰和乐君背上的拐杖,清点完数量后,便转身去倒茶。
几人坐下后,先寒暄了几句,很快就聊到了正题。梅医师捋了捋山羊胡,问道:“庄小子,老夫已经知道你和刘师弟的合作契约了,对你们这种合作方式很感兴趣。不知老夫有没有幸,也跟你合作一次?”
家丰一听,心里顿时一喜,连忙说:“当然可以!不知梅医师想要的合作内容,是否和刘医师那边相同?”
“老夫这里在县城,需要的货会多一些 —— 周边不少乡镇也跟老夫有合作,之前老夫卖拐还比较含蓄,要是你能多供货,老夫就能放开卖了。”
梅医师顿了顿,又补充道:“老夫这里用车方便,也知道你那边送货不便。要是可以,老夫想改改合作内容:我派人去你庄上取货,至于价格嘛……” 他看向家丰,等着他的答复。
家丰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若是梅医师派人取货,那所有拐杖都按批量算,每把再减一文,其他条件不变,您看如何?”
“哈哈哈!庄小子果然痛快!” 梅医师大笑起来,“既如此,老夫也不搞先货后钱那一套,每次取货时当场结算!”
这样算下来,三代拐给梅医师的价格是十文一把,二代拐八文一把 —— 虽然每把少赚一文,但省了运输的麻烦,也省了人力,很划算。
两人又商量了取货时间、地点、交款方式等细节,最后签订了契书。这次家丰没再犯傻提 “握手”,规规矩矩按这里的习俗签了字。
合作谈妥后,家丰趁机拿出牙刷和牙粉,笑着说:“梅医师,您看看这些东西,不知能否帮我介绍个有兴趣的店家?”
梅医师皱了皱眉,拿起牙刷问:“此为何物?”
家丰连忙介绍:“这是牙刷,用来清洁牙齿的;旁边的粉包是牙粉。使用时,先在牙刷上沾点清水,再沾些牙粉,然后在嘴里上下、左右刷动,牙齿的上侧、内侧也能刷到……”
他一边指手画脚,一边把牙刷的用法和好处说了一遍,“总之,用这个清洁牙齿,能让唇齿留香,还有清洁、美白、保健的功效。富裕人家可以一天用两次,寻常人家一天一次也够了。”
梅医师摆弄了一会儿牙刷,又拿起牙粉闻了闻,转头乐呵呵地看着家丰:“庄小子,老夫师弟说你心思奇巧、做事敏慧,你就这么把牙粉给老夫看,不怕配方被学去?”
家丰嘿嘿一笑,坦诚地说:“牙粉一旦卖出去,医师们总能看出原材料,这是避免不了的。但药材的配比,我做的肯定是最好的;别人想做出相似的,也需要时间 —— 这些时间足够我赚一波了。就算真有人模仿,我还能做二代、三代牙粉,这个手法您应该也知道(指拐杖的迭代)。而且,牙粉是服务于牙刷的,就算只卖牙刷,也够我家里吃穿用度了。”
梅医师抚掌大笑:“哈哈!你倒是坦诚,怪不得我那师弟对你这么看好!”
他想了想,对小一说:“小一,去请隔壁顺和斋的叶掌柜过来一叙。”
然后又对家丰说:“庄小子,这顺和斋的叶掌柜,为人玲珑,不是坏人,虽说爱财,但做生意很稳妥。他的店里也卖些生活杂物,具体怎么合作,你一会儿跟他详聊。老夫这里来了病人,就先失陪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