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捕快眼睛一亮 —— 蒙面?这就好办了!既然对方是见不得光的,不管背后是什么身份,明面上他都占着理,就算是得罪不起的人,也没法挑他的错。这就是衙门当差的规矩,他门儿清。
他立刻笑盈盈地拍了拍家丰的手,接过银子:“民众有难,咱当捕快的哪能袖手旁观?等着!” 说完转身回屋,没多久出来时,已经换上了捕快服,腰间挎上了朴刀。
一两银子到手,这事却不能独做。捕快之间有潜规则,“出门平事” 不能吃独食,不然会被同行孤立,哪怕多个人要分走接近一半银子,也得遵守。“你们再等会儿。” 他说着走出巷子,敲开了另一户人家的门。
没过多久,李捕快回来,身后多了个穿捕快服的壮汉。
三兵有些担心,小声问:“李爷,对方有四个人,咱们这些人…… 够吗?”
李捕快扫了眼马车上的众人,笑着摆手:“放心!真要拼命,我老李的刀可不是吃素的,见过血!就咱这身官服,往那一站,九成九他们得跑!”
“他们要是跑,除了这小不点,你们四个大男人,还拉不住两个?到时候不用客气,抄起木棍追着砸就行!咱这衣服,不是白穿的!”
家丰立刻笑着拱手:“小子明白了!” 他心里门儿清 —— 就算他们动手打人,也能算在捕快头上,自己一行人只是协助捕快捉拿山贼的良民,完全没责任。
小一驾着马车,载着家丰、大兵、三兵、大虎,还有两位捕快,出城往西岭村赶去。
路上家丰大致说了计划:先回西岭村林场取拐杖,再往镇上走;快到镇子时,他和大兵背着拐杖先走,马车悄悄跟在后面;要是遇到贼人,就让李捕快他们出来抓人;没碰到的话,出了镇子这事就翻篇。
李捕快听说双拐是家丰做的,顿时来了兴致,拉着他聊得火热 —— 县衙里最近确实添了不少备用双拐,没想到这次委托的主家,就是双拐的制作者!
马车一路直奔林场,取拐的过程很顺利。家丰悄悄把卖糖得来的银子大部分交给静竹,自己留了二两应急,没等静竹惊讶,一行人就再次启程了。
马车上的人分坐两边,中间正好堆着拐杖:六副二代、十四副三代,外加三副四代当礼物。
快到镇子时,大虎叫停马车:“上次我碰到他们,就在前面那片林子里!”
家丰看向李捕快,李捕快自信地点点头。于是家丰、大兵、三兵三人背上拐杖下车步行,其他人留在车上,李捕快则悄悄从侧面跟了上去,马车远远坠在后面。
另一边,慕容山来到镇子西北的林子外,四个汉子立刻迎了上来,齐声行礼:“见过管事!”
慕容山慢悠悠地问:“人还没来?”
领头的汉子回话:“回管事,没见着!我们中间也拦路问过两次,都没碰到西岭村送拐的。”
慕容山愤愤骂道:“蠢货!万一被那小子察觉,岂不是打草惊蛇?”
“应、应该不会吧?” 那汉子挠挠头,“我们没说要打劫,就只是问了句话。”
慕容山看着身后蒙着脸的三人,气得牙疼,只能摆摆手:“算了!”
他自顾自念叨:“上次是益禾堂的伙计去西岭村取的货,我们虽然也在仿制,卖了些,但终究不如益禾堂卖得多。这都四五天了,益禾堂的拐杖也快卖完了。”
他转头叮嘱四人:“都精神点!相貌特征我都跟你们说了,他们一到,就把东西抢了,再教训一顿吓唬吓唬!要是不知好歹,就往狠里揍,出了事有我兜着!”
“管事放心!这点小事,我们手到擒来!” 领头的拍着胸脯保证,满脸自信。
慕容山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不识好歹的刁民!等你们没法送货,迟早得来求我!就算你们以后都让益禾堂取货,我有的是办法收拾你们!”
“咦?来人了!头儿,你看是不是那三个?” 一人突然指着远处喊道。
领头的眯眼一看:“之前说是两个人,不过多一个也无妨!一个小矮子、一个中年人,背着拐杖,错不了!就是他们!等他们再近点,都抄家伙,把蒙面布戴好!” 他大手一挥,四人立刻藏了起来。
“上!” 随着一声喊,四个蒙面汉子拿着木棍,猛地冲了出去,直奔家丰三人而来。
大兵几人早有警惕,见状立刻转身就跑,边跑边喊:“救命啊!有强盗!” 可背上扛着一堆拐杖,跑不快,没一会儿就被追上围了起来。
三兵赶紧求饶:“几位好汉,我们就是村里人,路过这儿,求你们高抬贵手,让我们过去吧!”
“想过去?” 领头的嘿嘿一笑,“简单!货留下,钱留下,人可以走!”
“好汉,这都是些木头拐杖,就卖点救命钱,不值钱啊!” 三兵急忙解释。
“怪就怪你们这些木头!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这是双拐,好好卖给积善行德的仁医堂不好,非得卖给那黑心得益禾堂!就连我们这些绿林人,都看不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