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秀才翻了翻眼皮,淡淡问道:“有何不妥?”
“噢,没什么。” 庄家丰连忙摆手,解释道,“小子之前也买过白麻纸,单看这本书的纸张成本,就得二百五十文,再加上抄书、装订、运输的费用,还有书商和书铺的利润,没想到定价竟只要三百文,着实有些意外。”
“呵呵,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老秀才见他识字懂行,语气稍稍客气了些 —— 起初他还以为,庄家丰只是个替主子买书的伴读或书童。
“这些纸张都是大家族提供的,他们免费供纸,只为让人抄书传世,你拿了一百张纸,最后得返还一百张纸的成书。那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给点小钱就愿意接手抄书的活计。”
“其二是纸张成本,对外卖二十文一张的纸,他们自己用,成本恐怕还不到五文。”
“其三便是你说的运输,大多时候都是本地抄书本地售卖,除了知名典籍或是雕版印刷的书籍,其余根本不需要运输。”
“多谢老先生指教。” 庄家丰茅塞顿开,当即拿出钱买下了两本书。
“小子若是缺钱,日后可来寻我。我这儿也提供纸张,你若愿意抄书,也能赚些养家的碎银。” 老秀才又补充了一句。
“多谢老先生美意,小子若有需要,定会前来叨扰。” 庄家丰拱手道谢。
其实他不是没动过抄书的念头,只是自己的字实在拿不出手,繁体字写起来更是费力,半天也写不了多少。况且他本就没打算科考,自然没练字的计划,更没想过搬些后世的书籍来博取名声,所以这抄书的活计,还是算了。
走出书铺,下一个目的地是镇上的百味轩。这次他依旧让大虎出面,买了十斤黑糖 —— 制作白糖的计划不能停,这是他赚钱蓝图里重要的一环。
几人匆匆赶往肉铺时,大兵心里那股熟悉的感觉又冒了出来:这是又要疯狂采购的节奏?今天一两银子买糖,九百文买书,二百二十文买药…… 要是再买肉买米面,岂不是又跟上次一样花个精光?
三兵和大虎也早已被家丰爽快的购物风格吓住了,一路都提着心。
上次买的肉,虽说静竹每次只切一点点省着吃,这会儿也差不多见底了。几人走到肉铺,正巧屠夫媳妇也在,庄家丰买了两斤肉,又跟她提了一嘴:“上次跟你说的四代拐杖已经到了,现在店里一共摆着三把,有需要可以去看看。”
话音刚落,屠夫媳妇就风风火火地往益禾堂方向飞奔而去。庄家丰看着她矫健的背影,差点没忍住伸手拉住她 —— 看她这腿脚利索的样子,到底还需要拐杖吗?!
正准备往米面铺走,大兵急忙拦住了他:“小丰,就剩二百文了,还要买吗?”
庄家丰有些疑惑:“这么快就花完了?我出门时带了二两银子,刚才刘医师还结了三百七十二文呢。”
“你自己算算啊,书、药、糖、肉……” 大兵哭笑不得,心里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跟着家丰出门采购了。
“噢,对,把买书的钱忘了。” 庄家丰掰着指头一算,“这样算来确实只剩二百二十二文了,不过也够了。” 说罢便继续往前走去。
“不是,大哥,小丰一直都这样吗?不把钱花完心里就不踏实?” 三兵在后面悄悄拉了拉大兵的衣角,小声问道。
大虎也凑过来,小声嘟囔:“三叔,您是不知道,我第一天帮小丰跑腿买一两银子的糖,来回路上心里慌得跟做贼似的,糖买回来当晚我几乎没睡着觉。跟着小丰这几天,实在太刺激了!”
不出所料,庄家丰又买了两斗大米(二十斤)、一斗粟米(十斤),又花掉了一百五十文。
这次没买面粉,上次买的面粉静竹至今只用了一点点,只做过几次面糊汤。庄家丰之前想吃面条,静竹却告诉他:“做面条太浪费,和面时盆子上沾的死面很难弄干净,会糟蹋不少粮食。” 这话让庄家丰无奈又心疼。
看天色已经过了未时,在叔叔伯伯的再三劝说下,庄家丰总算打消了继续购物的念头。
最后剩下七十二文,他心里也盘算着:一整天下来,加上贿赂李捕快的钱,已经花了三两多了,回去指不定要被静竹念叨多久,还是省着点吧。
一行人扛着采购的物资,慢悠悠地回到林地,刚进门就看到爷爷也在,庄家丰连忙上前打招呼:“爷爷,您怎么来了?咦,大家怎么都闷闷不乐的?”
只见静竹、秀兰眉头紧锁,旁边的小花还在偷偷抹眼泪,四时则远远地呆坐着看向这边,每个人脸上都挂着难看的神色。
乐君快步上前,低声解释道:“小丰,今天咱们的邻居去地里干活,发现咱家地里的禾苗,全被人毁掉了,赶紧跑回去告诉了爷爷奶奶,爷爷是来通知咱们的。”
庄家丰满脸惊愕:“啊?怎么会这样!”
秀兰气得浑身发抖,高声喊道:“这群天杀的挨千刀的,这是想断咱们的活路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