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是给我用的?” 乐君凑过来,一脸惊讶 —— 他还不知道家丰买后山缓坡的事。
“对啊大哥!” 家丰指着后山的方向,笑着说,“这将近六亩地,就是你将来的养殖场。回头咱们先把地界圈起来,你再琢磨琢磨:哪里养鸡、哪里养鸭、哪里养羊养猪;还要想好喂食喂水的顺序,怎么方便拿鸡蛋鸭蛋,怎么挤羊奶、割羊毛;人走什么路线,动物待在什么区域;下雨了怎么办,粪便怎么清理、堆到哪儿…… 这些都得规划好。”
“这、这也太复杂了,我搞不了。” 乐君连连摇头 —— 在家里圈个小地方养几只牲畜,他还有信心;如今要在六亩地上搞养殖场,他光是想想就觉得头大。
“没事的大哥,我会帮你的!” 家丰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也帮你!” 小花赶紧跑过来,学着家丰的样子拍了拍乐君的胳膊。
“我也帮。” 四时也凑过来,小声附和。
阿礼跟在小花身后,左看看右看看,小脸蛋绷得紧紧的,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也说一句。
“你看,这不就搞定了?” 家丰笑着打趣乐君。
“什么就‘搞定了’?” 庄老汉走过来,眉头微皱,“这地方是不小,山地养牲畜也合适,但要修整好得花不少功夫 —— 路得修,圈栏也得搭。而且你打算养多少?牲畜家禽一多,生病、打架的麻烦事就来了,搞不好就得赔本。”
“爷爷您放心,我们慢慢来。” 家丰解释道,“会根据养殖数量雇人,又不是只让大哥一个人管 —— 真养多了,他一个人确实管不过来。”
“雇人倒是个办法,到时候找几个懂行的好手。” 庄老汉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些,“行吧,看你们一天天搞得红红火火,老头子我也放心了。对了,家里的地收得怎么样了?”
家丰望向农田的方向,回答:“我今天去看了一眼,刚开始收。娘带着人去的,把重力、电力、磁力和阿亥都带上了,大伯也跟着去帮忙。作坊这边暂时没什么事,有事会去喊他们。”
“哎哟,家里都收地了,你这‘地主老财’就只看了一眼啊?” 庄老汉嫌弃地看了他一眼。
“我本来想试试的!” 家丰叹了口气,“这几个月身体养得不错,壮实多了。可你看,我、大哥、小花他们,都没让上手,全被赶回来了。等中午,我去给娘他们送饭吧。”
“是啊爷爷,今年收地连我都不让上手了,说人手够了。” 乐君也有些郁闷 —— 以往收地他都是主力,如今却插不上手。
“行吧,小丰都把你们养成少爷小姐了,不种就不种吧。” 庄老汉轻叹了一声,无奈地摇摇头,“惯着你们!”
家丰笑着哄他:“爷爷,等西院收拾好了,现在的茅草屋也推了盖砖瓦房,您也搬过来,当‘地主老爷爷’好不好?”
“谁稀罕!” 庄老汉嘴硬道。
“冬天不冷啊!那土炕您不是试过吗?听金茂大伯说,您当时还一直夸好呢。” 家丰故意揭他的短。
“金茂这小子啥时候也这么碎嘴了?我找他说道说道去!” 庄老汉脸一红,扭头就走。
买地的事又被村民议论了一阵,羡慕的人不少 —— 毕竟家丰的作坊和盖房的活,给村里近半数人带来了收入。
大家穿的还是以前的衣服,也没见谁家翻修房子,但很多人脸上都露出了以往少见的笑容。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以前大家都为 “能不能吃饱” 发愁,如今不少人终于能顿顿吃饱了。
另一边,乡民团也顺利扩招了 —— 现在有二十人在训练。
“乡亲们,欢迎新来的兄弟!” 家丰站在队伍前,大声说,“咱们是乡兵,按规矩可以带武器,今天就把武器发下去!”
大黑子带着几个人,抬着竹筐走过来,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兵器 —— 有缴获朱家的,有爷爷家以前存的,还有之前从山匪那收来的,总共二十把,有柴刀、砍刀,还有几把朴刀(当然不是军队的制式朴刀)。
“咱们现在有十个老兵、十个新兵。老兵对新兵,要一对一帮扶训练 —— 要是有人不想带人,或者想多带一两个,都可以商量,但最多只能带两个。” 家丰继续安排,“基础训练、军体拳、体能训练,这些老兵都熟,多帮新兵练练,别操之过急,注意别受伤。”
他顿了顿,又说:“下一步要加负重体能训练,还要练兵器。有谁耍刀耍得好,或者打过猎的?”
“大山!” 有人喊了一声。
“我、我会一点。” 大山站出来,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就学过些皮毛,不算厉害。”
“够用了!” 家丰笑着说,“咱们现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来。等将来请到武者武师,再重新系统训练。这段时间,大山哥就把你会的‘皮毛’教给大家,辛苦你了!”
周围传来一阵笑声,大山更不好意思了,摸着后脑勺 “哎” 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