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为家丰做事的男女老少,加起来已有百余人;靠着庄家产业间接谋生的,也有不少。
村子外围,新起了一批茅草屋,住的都是从外村迁来的人,还有留下来的流民 —— 这些人都已经在里正那里做了登记,若是他们愿意开荒种地,村子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
村里的不少人家,比如李铁匠家、庄金茂家、庄草茂家,还有庄老汉家,看着家丰盖起的宽敞砖瓦房,也都渐渐起了翻修自家屋子的心思。
家丰曾邀请庄老汉搬过去一起住,却被老爷子拒绝了。当年分家后,老宅没给二房太多帮助,如今二房发达了,他不想过去占这个便宜。
而且家丰给家里人开的工钱不低,他们完全有能力自己翻修房子,住着也踏实。
转眼几日过去,静竹和秀兰忙着打听村里、邻村合适的姑娘,想给乐君挑选媳妇。可乐君对此既不点头同意,也不明确反对,始终是一副听凭安排的样子。
这天天气晴朗,家丰正在院子里修剪花枝 —— 前些日子长得太散乱,得好好规整一番。秀兰走过来,笑着问道:“小丰,关于你大哥的婚事,你看好哪家姑娘?”
家丰手里的剪刀没停,头也不抬地反问:“娘,你们都看中哪几家了?先说说我听听。”
“有小河村砖窑牛墩家的侄女,今年十五岁,脾气秉性都好,她爹还在牛墩的砖窑里当管事,家境也算安稳。” 秀兰掰着手指头数,“还有东岭村黄家的二姑娘,之前喜春婆婆提过,不过我们已经否了 —— 那姑娘性子太烈,怕跟你大哥合不来。另外东岭村刘家的大姑娘也不错,身体壮实,干活利索,还有……”
“等等,” 家丰打断她,“那我大哥自己喜欢哪个啊?这种事还是让他自己做主好。而且我总觉得,现在结婚太早了,不如再等等……”
“你这孩子,别老说这些不着调的!” 秀兰没等他说完就打断,“按你说的,都等二十多岁再婚嫁,姑娘家都成半老徐娘了,谁还愿意要?再说这年月,人活得多不容易,要是结婚晚了,孩子还没长大,大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往后的日子怎么过?”
“娘,‘半老徐娘’也不至于吧……” 家丰声音弱了些,又绕回正题,“那到底我大哥有没有喜欢的?总不能全凭咱们拿主意吧?”
“唉,还说什么喜欢不喜欢?” 秀兰叹了口气,带着点无奈,“乐君那孩子,问他就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我们看着定就行。娘问你,也不是让你做主,就是想让你帮着参考参考,看看哪家更合适 —— 毕竟你脑子活,看得比我们清楚。”
“我看还是让大哥自己挑吧,这是他自己的婚事,得他愿意才行。” 家丰摇摇头,继续低头剪枝,不想再掺和。
“行吧,不说你大哥了。” 秀兰话锋一转,眼神带着点打趣,笑嘻嘻地问,“那你呢?这些姑娘里,有没有你看得上的?”
“娘,这哪跟哪啊!我一个都没见过,怎么会有喜欢的?” 家丰赶紧摆手,又认真地补充,“娘,我先跟你说好啊,将来我娶妻,至少得是我自己见过、聊得来的。你们要是随便给我安排一个我不认识的,我可不娶。”
“见过的?” 秀兰琢磨着这句话,眼睛一亮,“那张老爷子家的小禾、小月姐妹俩,你不是认识吗?小禾年纪跟你也般配,就是之前看你对她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心思。小月虽然比你大几岁,可手艺好啊 —— 女红做得特别棒,之前你那些新衣服,多亏了她帮忙缝补修改。”
“哎呀娘!” 家丰有点无奈,带着点撒娇的语气,“您还是先把心思放在大哥身上吧,怎么老盯着我啊?我还小呢,娶妻一点都不急。小禾和小月都是好姑娘,可她们眼里就盯着后山的花花草草、家里的针头线脑,见识和想法跟我不一样,没什么共同语言啊。”
他顿了顿,随口说道:“就算我将来要娶,也得娶像慕容炜彤那样的 —— 有见识、能聊到一块儿的,不然我可不娶。”
话刚说完,家丰就觉得院子里的气氛突然安静下来。他心里咯噔一下,回头一看 ——
只见重力正领着慕容炜彤走进来,她那双灵动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原本白皙的脸颊,正像被墨水慢慢浸染似的,一点点红了起来,一直红到耳根。
东方青站在慕容炜彤身边,乐呵呵地晃着头,眼神里满是 “看好戏” 的兴致,显然是把家丰的话全听进去了。
重力挠了挠后脑勺,脸上满是懊恼 —— 他认识慕容炜彤,知道是家里的贵客,刚才没多想就直接引进来了,没成想正好听见家丰说这话,这下可闯祸了。
院子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还是秀兰反应快,赶紧笑着上前,热情地招呼:“哎呀,慕容小姐来了!快请进屋坐,外面晒。重力,你去喊阿青她们过来倒茶,再拿点刚做的小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