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营地的篝火已添了第三拨木柴,火星在夜风里窜起半尺高,映得演武场旁的临时丹房红亮如昼。墨老推开丹房的木门时,沈青瑶正用细布擦拭炼丹炉的炉口,秦峰则蹲在一旁,将研磨好的“紫心草粉”装进玉瓶,见墨老进来,两人立刻起身行礼:“墨老。”
墨老摆了摆手,目光落在那尊半人高的炼丹炉上——这炉子是白天从黑风寨缴获的,虽不是什么高阶法器,却是用上好的“赤铁矿”打造,炉壁厚重,能均匀传导灵力,比临时拼凑的陶炉合用得多。他伸手抚过炉身,指尖凝聚一丝灵力探入其中,感受着炉内残留的火属性气息,微微点头:“底子不错,只是之前被用来熔炼矿石,炉壁沾了杂质,得先清理干净。”
沈青瑶立刻递上一块浸过灵泉水的棉布:“我们已经用灵泉水擦过三遍了,只是有些顽固的矿渣嵌在炉缝里,实在不好清理。”
墨老接过棉布,从储物袋里取出一小瓶淡青色的药液,倒了几滴在布面上,瞬间有淡淡的白雾升起:“这是‘清尘露’,能溶解金属矿渣。你们试试,顺着炉缝擦,别太用力,免得刮伤炉壁。”
秦峰接过药液,小心翼翼地往炉缝里滴了几滴,果然见矿渣渐渐软化,用棉布一擦就掉。沈青瑶看得眼睛发亮:“墨老,这清尘露是您自己炼制的吗?竟有这么好的效果!”
“以前在宗门炼丹时配的,没想到现在还能派上用场。”墨老笑着走到石桌旁,桌上整齐摆放着白天商议好的炼丹材料——三株二阶紫纹参切成了均匀的薄片,凝露草的叶片摘去了老梗,连最难处理的“青纹藤”都已剥去外皮,抽成了细丝。他拿起一片紫纹参,对着灯光看了看,“切得不错,厚度均匀,能让灵力更好地渗透进去。青瑶丫头,你在莲心谷时,跟着师父炼过聚气丹吗?”
沈青瑶有些不好意思地摇头:“只在旁观摩过几次,师父说我火候控制还不够稳,不让我上手。这次还是多亏了秦峰师兄帮忙,才能把灵草处理得这么好。”
秦峰立刻道:“师妹太谦虚了,灵草的分拣和清洗都是你做的,我只是帮着切了些材料。而且你对丹方的理解比我深,刚才还提醒我青纹藤要去芯,不然会影响丹药的纯度。”
墨老看着两人互相谦让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炼丹讲究相辅相成,你们能互相配合,已是难得。今天我先试练一炉,你们仔细看着,有不懂的地方随时问。”
他说着走到炼丹炉旁,从储物袋里取出一块“火灵石”,嵌入炉底的凹槽中。指尖灵力催动,火灵石瞬间燃起淡红色的火焰,炉壁渐渐被染成橘色。墨老没有急着投灵草,而是不断调整灵力的输出,火焰时而变旺,时而转弱,炉内的温度在他的控制下稳步上升。
“炼丹第一步,控火。”墨老的声音沉稳,目光紧紧盯着炉口,“聚气丹属温补类丹药,火候不能太烈,否则灵草的灵力会被烧散;也不能太弱,不然灵草无法融合。你们看,炉壁的颜色要保持在淡橘色,不能变成深红色,更不能出现黑斑。”
李仲和林曦不知何时也站在了丹房门口,听到墨老的话,都屏住呼吸仔细观察。林曦悄悄从怀中取出一张纸,用炭笔快速记录着炉壁颜色的变化和墨老的灵力波动,李仲则注意到墨老的手指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节奏,每一次灵力输出的间隔都几乎相同。
待炉内温度稳定,墨老先将青纹藤丝投进炉中:“青纹藤质地最硬,要先入炉熬煮,让它的纤维软化,方便后续融合。”他一边说,一边往炉内注入一丝水系灵力,炉口立刻升起淡淡的白雾,带着青纹藤的清香。
“为什么要加水系灵力?”林曦忍不住问道,“火与水不是相克吗?”
“相生相克,要看如何运用。”墨老解释道,“青纹藤性燥,加一丝水系灵力能中和它的燥气,还能让藤丝更快软化。炼丹就像布阵,不是单一元素的堆砌,而是元素间的平衡。你布阵时讲究阴阳调和,炼丹也是一个道理。”
林曦恍然大悟,连忙在纸上记下“青纹藤入炉,加水系灵力中和”,笔尖都快赶上她布阵时画阵纹的速度了。
青纹藤在炉中熬煮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墨老用灵力探入炉内,感受着藤丝的软化程度,满意地点点头:“差不多了,接下来放凝露草。”他将凝露草叶片均匀地撒入炉中,同时加大了火灵石的灵力输出,火焰瞬间旺了几分,炉内的白雾渐渐变成了淡绿色。
“凝露草含水分多,入炉后会让炉温下降,所以要及时加火,保持温度稳定。”墨老的额头渗出细汗,控火本就消耗灵力,加上要讲解,比平时炼丹更累了几分,“你们看,凝露草入炉后,炉口的雾气会变成淡绿色,这是灵草灵力释放的迹象。如果雾气变成黄色,就说明温度太低,灵草没有发挥作用;如果变成黑色,就是温度太高,灵草被烤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