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天刚蒙蒙亮,我就背着装满工具的双肩包往操场走。包里塞着卷尺、粉笔、记号笔,还有昨晚熬夜画好的场地示意图 —— 为了确保尺寸精准,我特意在图上标注了每一条跑道的宽度、跳高区的距离,甚至连裁判席的位置都画得清清楚楚。
走到操场时,小周和另外三个新干事已经在门口等我了。小周手里拎着一大桶白色粉笔,胳膊上还夹着几块抹布:“凡哥,我们早到了半小时,刚把操场的铁门打开,还检查了一下跑道,发现有几块地方的线有点模糊,正好用抹布擦干净再重新画。” 我点点头,心里暖暖的 —— 这群新干事虽然刚加入,却比我想象中更细心、更主动。
我们四个先把操场中间的杂物清理干净,再用卷尺测量跑道的宽度。“凡哥,这条跑道宽 1.2 米,和示意图上的一样。” 负责测量的小郑一边报数一边记录,小周则拿着粉笔在地上做标记,另外两个新干事负责拉卷尺,确保测量时不会跑偏。刚开始大家还不太熟练,拉卷尺时总歪,画出来的标记也不够直,我赶紧过去示范:“拉卷尺时要用力拽紧,粉笔要垂直地面,这样画出来的线才够直,不然运动员跑步时容易踩线。”
太阳慢慢升高,操场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李阳带着负责物资的小吴和小孙过来时,我们已经画好了两条跑道的线。李阳手里拿着一份物资清单,笑着说:“你们进度挺快啊,我刚去器材室清点完,篮球、足球、跳绳都够,就是跳高垫需要再补两个,我已经让器材室老师联系维修了,中午就能送来。”
小吴赶紧递上手里的奖品清单:“凡哥,部长,奖杯和证书都准备好了,一等奖是定制的水晶奖杯,二等奖是运动手环,三等奖是羽毛球拍,参与奖是印有校徽的笔记本,昨天已经和商家确认过,今天上午就能送到。” 我接过清单看了看,每一项都标注了数量和摆放位置,甚至连颁奖时要用的托盘都考虑到了,忍不住夸道:“做得真细致,比我去年刚加入时强多了。”
上午九点,负责宣传的小吴带着五个新干事来操场布置宣传牌。他们扛着提前制作好的海报,还有几个写着 “运动员检录处”“观众席”“医疗点” 的指示牌。小吴踩着梯子,把海报贴在操场入口的宣传栏上 —— 海报上是她修改了三版的设计,红色的背景上印着 “9.29-30 新生运动会” 的大字,旁边还画着运动员冲线的卡通图案,格外醒目。
“凡哥,这个指示牌往哪放啊?” 负责搬指示牌的小孙举着一块牌子问。我指着操场东侧的位置:“放在那边,离检录处近一点,方便运动员找到地方。对了,再在指示牌旁边贴几张路线图,新生第一次来操场,容易迷路。” 小孙点点头,赶紧拿出胶水,把路线图贴在指示牌旁边。
中午十二点,我们终于能歇口气。李阳订了外卖,我们二十个人坐在操场边的看台上,一边吃盒饭一边讨论下午的工作。“凡哥,下午裁判就能全部联系完,我昨天已经和 15 个裁判确认过时间,今天再跟他们核对一下具体的岗位安排。” 小周一边扒饭一边说。小吴则拿出手机,翻出刚拍的宣传牌照片:“我刚把照片发去校公众号,编辑说下午就能推送,到时候还会 @各院系的官微,让更多新生知道运动会的消息。”
下午一点,维修师傅带着新的跳高垫过来了。小郑、小周和我一起帮忙把跳高垫搬到指定位置,师傅则在旁边指导:“这个垫子要铺平,边缘别翘起来,不然运动员落地时容易崴脚。” 我们按照师傅说的,一点点把垫子铺平,还用重物压住边缘,确保不会松动。
另一边,李阳正带着小孙和另外两个新干事整理比赛用的器材。他们把篮球按编号摆好,每个篮球上都贴了标签,写着 “男子组”“女子组”;跳绳则按长度分类,短绳放在一个筐里,长绳放在另一个筐里,旁边还放着备用的电池 —— 怕跳绳比赛时计数器没电。“凡哥,你过来看看,这个足球的气够不够?” 李阳喊我,我赶紧跑过去,用手按了按足球,说:“有点瘪,再打一点气,不然踢起来没弹性。”
下午三点,最棘手的问题出现了 —— 操场西侧的裁判席没有遮阳棚,要是运动会当天晒太阳,裁判记录时容易看不清表格。我和李阳赶紧商量对策,小周突然说:“我知道校学生会有备用的遮阳棚,上次迎新时用过,我去借!” 他说完就往学生会办公室跑,二十分钟后,带着两个学生会的干事扛着遮阳棚回来了。我们一起动手搭建,小郑负责固定支架,小周负责铺遮阳布,我和李阳则帮忙扶着支架,防止倒塌。折腾了半小时,终于把遮阳棚搭好了,看着稳稳当当的遮阳棚,我们都松了口气。
傍晚六点,所有筹备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跑道上的线画得整整齐齐,指示牌和宣传牌摆放到位,器材也分类整理好,裁判的岗位安排表也核对完毕。我们二十个人站在操场中间,看着自己一整天的成果,心里满是成就感。小周拿出手机,拍了张集体照,笑着说:“等运动会结束,咱们再拍一张,对比看看咱们的成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