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十三年的春天,似乎格外眷顾闽南大地。月港(今福建海澄)在历经多年海禁的沉寂后,终于因一纸开海敕令而重新焕发出活力。九龙江入海口,桅杆如林,帆影蔽日,来自大明沿海各埠、乃至偷偷观望的南洋商船,开始试探性地汇聚于此。
沈惊鸿以翰林院编修兼任“提督月港市舶司事”,官阶不高,权责却重。他深知这个试点成败关系重大,不仅是经济账,更是政治仗。到任之后,他并未急于大肆招揽商船,而是首先着手构建一套清晰、高效且相对廉洁的管理体系。
市舶司衙门就设在临江的码头上,不再是深宅大院,而是敞亮通透,办事规程张榜公布,明码标价。他借鉴了后世的一些理念,将征税、查验、登记、仲裁等职能相对分离,互相制约。税收严格按船料(船只大小)和货物价值抽取,避免官吏随意索贿。同时,他奏请太子,从京中调来了一批出身寒微、精通算学的年轻吏员,并就地招募了一些熟悉海情、口碑尚佳的民间人士充任书办、通事,力图打破地方胥吏对港务的垄断。
然而,阻力无处不在。月港本地及周边的豪强、士绅、乃至一些暗中从事走私的势力和部分旧有吏员,对这位年轻的“京官”并不买账。他们习惯了过去的模糊地带和潜规则,试图通过贿赂、拖延、甚至暗中制造事端来试探沈惊鸿的底线,希望能将他拉下水或逼走。
一日,一艘来自暹罗的大型商船入港,货物价值不菲。负责登船查验的,是沈惊鸿带来的心腹吏员。按照新规,需仔细核对货单与实际货物。船主是当地一林姓豪商的产业,那家丁仗着主家势力,态度倨傲,暗中塞过一包银子,低声道:“这位书办,行个方便,些许土产,何必细查?”
那年轻书办牢记沈惊鸿“不收一文,不枉一法”的训诫,严词拒绝,坚持按章查验。家丁恼羞成怒,竟纠集数十名泼皮无赖,围住市舶司衙门鼓噪,污蔑吏员敲诈勒索,试图搅乱局面。
消息传来,市舶司内一些旧吏暗自窃喜,想看沈惊鸿如何收场。是妥协,还是硬碰硬?
沈惊鸿闻讯,并未慌张。他早已料到会有此等事情。他立刻下令随行的、由神机营老兵担任的护卫队持械戒备,控制局面,同时派人快马请来泉州府同知(已提前打过招呼),并让人请来港区内几位颇有声望的正当海商前来作证。
他亲自走到衙门口,面对喧闹的人群,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嘈杂:“本官沈惊鸿,奉旨提督月港市舶。朝廷开海,旨在通商惠民,亦有法度规章!查验货物,乃市舶司职责所在,公平无私!尔等聚众闹事,污蔑官差,眼中可还有王法?!”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带头家丁和几个泼皮:“来人!将这几个煽动闹事、妨碍公务之徒,给我拿下!送交府衙,依律治罪!”
护卫队应声上前,如虎入羊群,瞬间将那几个为首者制服。其余乌合之众见官府动真格,且同知大人也已到场,顿时气馁,一哄而散。
沈惊鸿又转向围观的商民,朗声道:“诸位乡亲,商户!朝廷开月港,是为给大家一条合法、安稳的生财之道!市舶司在此承诺,税赋明晰,绝无额外勒索;交易公平,严禁欺行霸市!但若有谁想倚仗势力,破坏规矩,挑战国法,本官也绝不姑息!”
他当场宣布,对那林姓豪商名下船只,因试图行贿并煽动闹事,处以加倍罚金,并暂扣其船引(出海许可证)三个月,以观后效。
此事一出,整个月港为之震动。商民们看到这位年轻钦差手段强硬,处事公正,不惧地方势力,原本观望的心思渐渐安定下来,开始主动按照新规办理手续,缴纳关税。而那些试图捣乱的势力,也暂时收敛了气焰,意识到这位“沈青天”不是易于之辈。
就在沈惊鸿在月港艰难打开局面之时,辽东那边,太子派出的密探也传回了更深入的消息。问题比预想的还要严重。不仅仅是克扣军饷、物资采购以次充好,甚至发现有个别卫所军官,将部分配发的新式雷霆铳偷偷拆卸,将关键零件私下贩卖给蒙古部落乃至女真人!虽然数量不多,但性质极其恶劣!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关于开海与辽东贪腐的争论也愈发激烈。反对开海的官员,趁机抓住辽东暴露出的贪腐问题大做文章,声称“新政未见其利,先见其弊”,“沈惊鸿所筹之财,尽肥贪官污吏,于国何益?”,甚至有人将矛头直指太子,暗讽其用人不明,督促不力。
压力再次汇聚到朱常洛和远在月港的沈惊鸿身上。
朱常洛在宫中,面对着雪片般的弹劾奏章和辽东的坏消息,心情沉重。但他并没有退缩。他深知,此时若叫停新政,不仅前功尽弃,更会助长守旧气焰。他一方面顶住压力,继续支持辽东的暗中调查,并准备在拿到确凿证据后,进行一场严厉的整顿。另一方面,他更加关注月港的进展,他知道,沈惊鸿在那里能否成功,将是对新政最有力的回击。
在月港,沈惊鸿也感受到了来自朝堂的暗流。他明白,自己必须尽快做出成绩,用实实在在的收益来证明开海的价值,才能堵住那些反对者的嘴,也为太子分担压力。
他加快了步伐。在稳定了基本秩序后,他开始着手推动更多事务:组织人手疏浚航道,修建新的仓库货栈;邀请熟悉西洋情况的商人、传教士座谈,了解海外市场需求和航路信息;他甚至开始筹划,由市舶司牵头,组织几艘官督商办的船只,尝试进行一次小规模的远航贸易,目的地,就定在需求旺盛且相对熟悉的吕宋(此时西班牙人已暂时屈服,局面相对稳定)。
月港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与希望。江风海涛声中,一个崭新的、试图打破旧有格局的港口,正在沈惊鸿的带领下,艰难而坚定地迈出它的第一步。这里的成败,不仅关乎白银的流入,更关乎一种新气象能否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而远在辽东的贪腐阴影,如同悬顶之剑,提醒着沈惊鸿,革新之路,从无坦途。
喜欢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