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八年的初夏,辽东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黑土地上,新垦的田垄整齐划一,嫩绿的禾苗在阳光下舒展。各地屯堡内外,军民忙碌,秩序井然。然而在这片平静之下,北疆的暗流正在涌动。
镇北堡,这座扼守北疆的要塞,此刻气氛凝重。
报——!斥候飞马入城,罗刹人在黑龙江下游建立新据点,约三百人驻守,配有火炮!
沈惊鸿站在城楼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他身后站着新任的北路巡防营统领周遇吉,这位年轻将领因在收复辽东时作战勇猛而被破格提拔。
周将军,你怎么看?沈惊鸿放下望远镜,语气平静。
周遇吉抱拳道:大人,罗刹人这是要步步为营。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底线。末将建议,立即出兵拔除这个据点!
沈惊鸿微微摇头:直接出兵,正中他们下怀。罗刹人巴不得我们劳师远征,他们好以逸待劳。
他转身走向城楼内的沙盘:我们要让他们主动来找我们。
京师,乾清宫
天启皇帝朱由校仔细阅读着沈惊鸿的奏报。他手指轻敲御案,沉吟片刻。
魏伴伴,传朕旨意:准沈惊鸿所请,北疆军政事务,许其全权处置。另,从京营调拨红夷大炮二十门,火铳三千支,火药五千斤,即刻运往辽东。
魏忠贤躬身应诺:老奴这就去办。只是...朝中有些御史,对沈大人专权北疆颇有微词...
朱由校冷笑一声:告诉他们,有谁自认能比沈惊鸿更懂北疆事务,朕现在就派他去镇北堡。若是只会空谈误国,就给朕闭嘴!
陛下圣明。魏忠贤暗暗记下,准备好好敲打那些不知好歹的言官。
北疆博弈
沈惊鸿的战略很快展开。他并没有直接进攻罗刹人的据点,而是采取了更为精妙的策略。
首先,他命令周遇吉率领巡防营精锐,在罗刹人据点周围实施战术。明军小股部队不断骚扰罗刹人的补给线,袭击他们的巡逻队,却始终避免正面决战。
同时,沈惊鸿大力扶持达斡尔、鄂温克等土着部落。他亲自接见各部首领,承诺:凡助大明抗俄者,朝廷必厚待之。准许各部在指定区域渔猎,其子弟可入黑水堡学堂就读,优异者更可授官。
巴尔达齐率先响应:沈大人放心,罗刹人残暴不仁,我等誓与大明共进退!
更厉害的是,沈惊鸿使出了经济手段。他下令:即日起,严禁任何商队与罗刹人交易。特别是铁器、火药、布匹、粮食,违者以通敌论处!
这一招很快见效。罗刹据点内,物资日渐匮乏。
督军大人,我们的火药只够维持一个月了。哥萨克头目哈巴罗夫向雅库茨克派来的督军波雅尔科夫报告,明国人封锁了江面,商队根本过不来。
波雅尔科夫脸色阴沉:这些明国人,比我们想象的难对付。
雷霆反击
六月十五日,罗刹人终于按捺不住。波雅尔科夫亲率五百哥萨克,分乘二十艘长船,企图强行突破明军封锁线。
来了!周遇吉在望楼上看到江面上的船队,立即下令,按计划行事!
明军早已严阵以待。江岸预设的炮位上,新运到的红夷大炮昂首以待。巡防营火枪手埋伏在岸边芦苇丛中,达斡尔弓箭手则占据制高点。
当罗刹船队进入射程,周遇吉一声令下:开火!
炮声震天,江面上水柱冲天。明军的炮火精准地覆盖了罗刹船队。与此同时,岸边的火枪齐射,铅弹如雨点般倾泻。
撤退!快撤退!波雅尔科夫见势不妙,急忙下令。但为时已晚,明军早已在江心设下拦江铁索,罗刹船只进退维谷。
这一战,罗刹人损失过半,波雅尔科夫仅率数十人狼狈逃回据点。
战后布局
捷报传到沈阳时,沈惊鸿正在视察新建的农具工坊。
大人,周将军大获全胜!亲兵兴奋地报告。
沈惊鸿却不见喜色,反而眉头微皱:传令周遇吉,见好就收,不必追击。另外,让他加强戒备,防止罗刹人报复。
工坊管事不解:大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歼灭这些罗刹人?
沈惊鸿摇头:北疆辽阔,剿灭这一股罗刹人容易,但难保不会有更多罗刹人前来。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知难而退。
他走到工坊内的锻造区,指着新打造的铁犁说:北疆的稳固,最终要靠这些。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要让土地产出粮食,要让商路畅通无阻。
当晚,沈惊鸿连夜起草奏章,向天启皇帝提出北疆三策:
一曰屯垦实边,移民戍守;二曰扶持土着,以夷制夷;三曰开通商路,以商养战。
朝堂风波
奏章送到京师,果然引起轩然大波。
陛下,沈惊鸿此举是要放弃北疆啊!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在朝会上激烈反对,罗刹人狼子野心,岂是商路能够感化的?应当大军征讨,犁庭扫穴!
户部尚书李长庚也表示担忧:开通商路,岂不是资敌?况且北疆苦寒,移民实边,耗费巨大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