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指尖触到苏老夫人冰凉的手,心瞬间揪紧,声音都带着颤意:“祖母,您醒醒!”她连忙将老夫人的手放回被中,又伸手探了探鼻息,虽微弱却还算平稳,悬着的心稍稍落了些。
苏丞相站在床边,眉头拧成了疙瘩,沉声道:“怎么会突然晕倒?昨日我来看她时,还说精神好了不少,打算今日去园子里采些新鲜的桃花。”
“老夫人今晨起来确实心情不错,”守在床边的张嬷嬷红着眼眶回话,“还说要给大小姐摘几枝最好的桃花,插在瑶光院的花瓶里。可刚走到花坛边,没说几句话,就突然晃了晃,直直地倒了下去,奴婢们都吓坏了,赶紧把老夫人抬回房里。”
春桃和绿萼也跟着跑了过来,见此情景,春桃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办啊?大夫怎么还没来!老夫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别胡说!”苏瑶打断她,强压下心底的慌乱,“祖母吉人天相,一定会没事的。绿萼,你去门口看看,大夫到哪了;春桃,你去厨房吩咐一声,煮些温热的参汤来,等祖母醒了或许能用得上。”
两人连忙应了声,转身快步离去。苏瑶重新坐到床边,轻轻帮老夫人理了理额前的碎发,目光落在老夫人苍白的脸上,心里却忍不住犯疑——祖母身体虽不算硬朗,但也从未有过突然晕厥的情况,今日这事,会不会太巧了?偏偏赶在早朝要查萧珩的日子,难道是有人故意为之?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苏瑶压了下去。眼下最重要的是祖母的安危,其他的事,得等大夫来了再说。
没过多久,绿萼就领着大夫匆匆赶来。那大夫是京城里有名的张太医,常年给达官贵人看病,经验丰富。他快步走到床边,先给苏老夫人把了脉,又仔细查看了眼舌苔,手指在老夫人的人中处轻轻按了按,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苏丞相上前一步,急切地问道:“张太医,老夫人情况如何?为何会突然晕厥?”
张太医收回手,起身对着苏丞相拱了拱手,沉声道:“苏大人,老夫人这脉象虚浮,气血不足,想来是近日劳心费神,又受了些惊吓,才导致一时气逆晕厥。幸好送来及时,没有伤及根本,只是需要好好静养,切不可再受刺激。”
“劳心费神?惊吓?”苏瑶皱起眉,“祖母近日一直待在院子里,很少出门,怎么会劳心费神,又受了惊吓?”
张太医思索了片刻,道:“或许是老夫人心里藏着事,又或是听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郁结在心里,才伤了气血。具体原因,还要等老夫人醒了之后,再仔细询问。我先开一副安神补气的方子,让人赶紧煎了给老夫人服下,应该能早些醒过来。”
苏丞相点头:“有劳张太医了,还请尽快开方。”
张太医提笔写好药方,递给一旁的丫鬟,又叮嘱道:“这药要温服,一日三次,连服三日。另外,老夫人醒后,只能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可吃油腻辛辣之物,也不能让她情绪波动太大。”
“多谢张太医提醒,我们记下了。”苏瑶起身送张太医到门口,看着他离开后,才转身回到房间。
此时春桃已经端着参汤过来了,见苏瑶回来,连忙问道:“小姐,张太医怎么说?老夫人什么时候能醒?”
“太医说祖母是气血不足,受了惊吓才晕厥的,开了安神的药方,服下后应该很快就能醒。”苏瑶接过参汤,放在一旁的桌上,“等祖母醒了,先喂她喝些参汤补补气血。”
苏丞相看着窗外渐渐亮起来的天色,脸色有些复杂:“瑶儿,现在时辰不早了,早朝马上就要开始,为父必须得去了。老夫人这里,就拜托你多照看了。”
苏瑶知道早朝事关重大,不能耽误,连忙点头:“父亲放心,女儿会好好照顾祖母的。您在朝堂上也要多加小心,萧珩的人肯定会百般阻挠,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为父知道。”苏丞相拍了拍苏瑶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担忧,“若是老夫人有什么情况,立刻让人去宫里报信,为父会尽快赶回来。”说完,他又深深看了一眼床上的苏老夫人,才转身匆匆离去。
苏丞相离开后,丫鬟很快就把药煎好了。苏瑶亲自接过药碗,吹凉了些,才小心翼翼地用小勺喂到老夫人嘴边。药汁顺着老夫人的嘴角缓缓流进嘴里,过了约莫半个时辰,老夫人的眼皮终于轻轻动了动。
“祖母!”苏瑶连忙放下药碗,轻声呼唤。
苏老夫人缓缓睁开眼睛,眼神还有些迷茫,看了看周围,声音微弱地问道:“瑶儿……我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躺在床上?”
“祖母您刚才在院子里突然晕倒了,可把我们吓坏了!”苏瑶握着老夫人的手,语气里满是关切,“太医说您是气血不足,受了惊吓,开了安神的药,您已经服下了,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苏老夫人皱了皱眉,似乎在回忆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我……我刚才在院子里看花,忽然听到两个丫鬟在墙角说话,说什么……三皇子要谋反,还说……要三皇子对丞相府先下手,还说……要让这个苏大小姐尝尝苦头。我心里一慌,就什么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