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廿六的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书房的青砖地面上洒下斑驳光影。苏瑶站在楚墨身旁,看着他手中那一叠厚厚的探查报告,眉头微微蹙起。
“京城所有地方都找遍了,竟毫无‘青雀’的踪迹,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楚墨将报告放在案上,语气中透着几分凝重与疑惑。
苏瑶思索片刻,开口道:“‘青雀’既然是前朝太子的贴身侍卫长,身份如此特殊,他藏起来的地方必定十分隐蔽,说不定不在京城之内,又或者藏在一个我们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这时,侍卫长匆匆走进书房,手中拿着一封密封的信件,单膝跪地呈上:“王爷,这是秦风大人加急送来的密信。”
楚墨连忙拆开,快速浏览一遍,脸色瞬间变得冷峻:“吴烈得知兵器被截,大发雷霆,正四处集结兵力,看样子是想跟我们鱼死网破。另外,五皇子和苏柔已经到了黑石寨,吴烈对他们礼遇有加,还专门召开了会议,商议下一步行动。”
苏瑶的心猛地一沉:“苏柔知晓我们许多计划,她肯定会把知道的都告诉吴烈。祭天仪式马上就到,我们得加快行动了。”
楚墨点头,对侍卫长道:“你立刻再派一批人手,暗中潜入黑石寨周边,密切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有消息,马上汇报。”
侍卫长领命退下后,楚墨又转头对苏瑶说:“看来,我们不能只被动地找‘青雀’,还得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计划。”
苏瑶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你有什么想法?”
“我打算从苏柔入手,她虽是个变数,但也是我们目前能抓住的一条线索。”楚墨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苏柔身边肯定还有她的亲信,我们可以先抓住这些人,从他们嘴里撬出苏柔可能知道的关于‘青雀’和前朝旧部的藏身之处。”
苏瑶赞同道:“好,我这就安排人去查苏柔在京城的关系网,把她的亲信一个个揪出来。”
与此同时,在皇宫的御书房内,皇帝正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讨祭天仪式的安保事宜。
“摄政王和苏瑶那边的安排进展如何?”皇上靠在龙椅上,神色疲惫却又透着几分威严。
礼部尚书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摄政王已安排禁军加强了皇宫各处的守卫,苏瑶姑娘也在祭天广场布置了精锐侍卫,一切都在有序进行。”
皇上微微颔首:“此次祭天仪式,关系到我朝的国运和民心,绝不能出任何差错。那些前朝旧部和心怀不轨之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你们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几位大臣纷纷领命,退下后各自去忙碌。皇上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窗外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此次祭天能够顺利完成,王朝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回到摄政王府,苏瑶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心腹下属,开始梳理苏柔在京城的关系网。
“苏柔之前在京城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几个地方,一是丞相府,二是她常去的几家绣坊和茶楼,还有就是一些与她来往密切的贵族府邸。”一名下属详细汇报着。
苏瑶沉思片刻,吩咐道:“先从绣坊和茶楼入手,这些地方人员往来频繁,容易传递消息。派人暗中监视,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抓住审问。至于贵族府邸,先不要打草惊蛇,暗中观察他们的动向。”
下属们领命而去,苏瑶又转身对另一名下属说:“你去丞相府一趟,找机会和府里的老管家谈谈,看看苏柔在离开丞相府之前,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或者交代过什么事情。记住,要小心行事,不要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安排妥当后,苏瑶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祭天广场,再次检查各项安保措施。此时的祭天广场,已经布置得庄严肃穆,祭天台上摆放着各种祭祀用品,四周的守卫们身着整齐的铠甲,手持长枪,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周围。
“苏姑娘,按照您的吩咐,所有侍卫都已就位,了望塔上的士兵也配备好了弓箭和望远镜。”一名守卫队长上前汇报。
苏瑶点了点头,沿着广场走了一圈,仔细查看每一个细节。走到广场的一个角落时,她发现有一处地面略微有些不平,若是有人在这里设伏,很容易隐藏身形。
“这里要再安排两名暗卫,把地面填平,不要留下任何隐患。”苏瑶对守卫队长说道。
守卫队长连忙应下,立刻安排人去处理。苏瑶又检查了一遍官员们的站位区域,确保每一处都有足够的保护力量。
傍晚时分,苏瑶才回到王府。刚走进书房,就看到楚墨正坐在案前,对着一幅京城地图沉思。
“有什么新发现吗,王爷?”苏瑶走上前问道。
楚墨抬起头,神色有些凝重:“阿瑶,我已经派人重新查了柳老御史提供的线索,发现前朝灭亡时,有一批内务省的官员曾在城外的一座废弃寺庙里短暂聚集过。虽然之后那里被荒废了,但我觉得或许能在那里找到一些与‘青雀’有关的线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