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丞相府外的马车便已备好。苏瑶坐在车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的暖玉坠,那温润的触感让她躁动的心稍稍安定。车外的街道格外安静,只有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嗒嗒”声,偶尔掠过几声晨鸟的啼鸣,反倒衬得这等待愈发漫长。
“小姐,您要不要先吃点东西?”春桃捧着食盒,里面放着苏瑶平日爱吃的桂花糕和热粥,“从出门到现在,您一口水都没喝呢。”
苏瑶摇摇头,目光透过车帘缝隙望向远处,城门的轮廓已隐约可见。“等见到他再说吧,现在没什么胃口。”话虽如此,嘴角却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再过一个时辰,或许更短,她就能见到那个让她日夜牵挂的人了。
马车行至城门外的十里长亭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苏瑶掀开车帘下车,清晨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她的发梢。长亭外已等候了不少人,有朝中的文武百官,也有楚墨麾下的将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盼。苏丞相站在人群前方,见苏瑶过来,连忙招手:“瑶儿,过来这边。”
苏瑶走上前,挽住父亲的手臂,轻声问:“父亲,您说王爷会不会准时到?”
苏丞相拍了拍她的手背,眼中满是笑意:“楚墨向来守时,再说他归心似箭,定会尽快回来见你。”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众人纷纷抬头望去,只见一队玄甲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那人身披银甲,腰佩长剑,面容俊朗,正是他们等候已久的摄政王楚墨。
“是王爷!王爷回来了!”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苏瑶的心跳骤然加速,目光紧紧锁在楚墨身上。他比离开时清瘦了些,眉宇间却多了几分沉稳,银甲上还残留着淡淡的风尘,显然是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楚墨勒住马缰,翻身下马。他的目光在人群中一扫,很快便落在了苏瑶身上。四目相对的瞬间,所有的思念与牵挂都化作了眼中的温柔。他快步走上前,不顾众人的目光,一把将苏瑶拥入怀中。
“阿瑶,我回来了。”楚墨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充满了力量。
苏瑶靠在他的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眼眶瞬间湿润。她哽咽着说:“欢迎回来阿墨,我一直在等你。”
周围的人见状,纷纷露出善意的笑容,自觉地退后几步,给他们留出空间。楚墨轻轻抚摸着苏瑶的头发,低声说:“让你久等了,以后不会再让你一个人等这么久了。”
苏瑶点点头,从他怀中退出来,抬手替他拂去肩上的灰尘:“一路辛苦,累不累?”
“见到你,就不累了。”楚墨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的温热触感让他心中无比安定。他看向苏丞相,拱手行礼:“岳父大人,叨扰您和阿瑶久等了。”
苏丞相笑着摆摆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进城吧,皇上和太后还在宫中等着为你接风洗尘呢。”
楚墨点点头,与苏瑶并肩而行,一同走向马车。文武百官和将领们跟在身后,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城中进发。
车行至朱雀大街时,街上已挤满了百姓。他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摄政王的风采。孩子们挥舞着小旗,高声喊着“摄政王千岁”,商贩们也停下手中的活计,向楚墨行礼。
“王爷真是受百姓爱戴啊。”春桃掀开马车的小窗,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象,忍不住感叹道。
苏瑶看向身旁的楚墨,眼中满是骄傲。他为边疆安稳立下赫赫战功,百姓们自然对他敬重有加。楚墨感受到她的目光,侧过头,对她温柔一笑:“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男子猛地冲了出来,手中握着一把短刀,直扑向楚墨的马车。
“王爷小心!”护卫统领高声喊道,立刻拔剑上前阻拦。
楚墨反应极快,一把将苏瑶护在身后,同时抽出腰间的长剑。那男子见护卫冲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竟不顾护卫的剑锋,继续向马车扑来。
“噗嗤”一声,护卫的长剑刺入了男子的胸膛。男子闷哼一声,却没有倒下,反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短刀掷向马车。
楚墨眼疾手快,挥剑将短刀挡开。短刀“当啷”一声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那男子倒在地上,很快便没了气息。
周围的百姓吓得惊慌失措,纷纷向后退去。文武百官也脸色大变,连忙下令让护卫加强戒备。
“阿瑶,你没事吧?”楚墨转过身,紧紧握住苏瑶的手,眼中满是担忧。
苏瑶摇摇头,心中却有些后怕:“我没事,你呢?有没有受伤?”
“我没事。”楚墨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背,随即看向护卫统领,“查!立刻查明此人的身份,还有他背后是否有人指使!”
“是!”护卫统领连忙应声,让人将男子的尸体抬走,同时派人去调查他的身份。
苏丞相也走了过来,脸色凝重:“楚墨,看来京中的暗流并未平息。此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背后定有黑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