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墨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厉:“我刚回京就发生这种事,想必是有人不想让我安心。岳父大人放心,我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幕后黑手。”
队伍继续向皇宫进发,只是气氛却比之前凝重了许多。苏瑶靠在楚墨身旁,心中满是疑惑。此人是谁?为何要行刺楚墨?难道是萧允的余党?还是另有其人?
很快,马车抵达了皇宫门口。皇上和太后早已在宫门口等候,见他们到来,连忙上前迎接。
“楚墨,你可算回来了!”皇上握住楚墨的手,脸上满是喜悦,随即注意到众人凝重的神色,疑惑地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楚墨将方才遇刺的事情一一禀报。皇上听后,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岂有此理!竟敢在京城之中行刺摄政王,简直是无法无天!朕立刻下令,让大理寺和刑部全力彻查此事,一定要将幕后黑手揪出来!”
太后也皱着眉头说道:“楚墨刚回来就遇到这种事,可见京中并不太平。你刚经历战事,身体还未恢复,一定要多加小心,保护好自己和瑶儿。”
“多谢皇上和太后关心。”楚墨拱手行礼,“臣定会多加留意,也会尽快查明此事,不让幕后黑手逍遥法外。”
众人一同走进皇宫,前往太和殿。皇上为楚墨举办了隆重的接风宴,席间,文武百官纷纷向楚墨敬酒,祝贺他平定边疆,凯旋归来。楚墨一一应酬,目光却时不时落在苏瑶身上,眼中满是温柔。
苏瑶坐在楚墨身旁,心中却始终惦记着上午的行刺事件。她悄悄对楚墨说:“你刚回来,事情繁多,一定要注意休息,别太累了。”
楚墨握住她的手,轻声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等处理完这些事情,我们就好好筹备大婚,再也不分开了。”
苏瑶点点头,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有楚墨在身边,她觉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接风宴结束后,楚墨前往御书房,与皇上商议边疆的后续事宜以及上午的行刺事件。苏瑶则在宫女的带领下,前往慈宁宫向太后请安。
“瑶儿,今日受惊了吧?”太后握住苏瑶的手,眼中满是心疼,“都怪哀家,没考虑到京中还有不法之徒,让你和楚墨遇到这种危险。”
“太后娘娘不必自责,这不是您的错。”苏瑶连忙说道,“只是不知道那行刺之人是谁,背后又有什么阴谋。”
太后叹了口气:“如今萧允还在逃,又与银莲教勾结,想必此事与他们脱不了干系。他们定是见楚墨回京,想要趁机除掉他,好打乱我们的计划。”
苏瑶点点头:“太后娘娘说得有道理。只是银莲教行踪诡秘,想要找到他们的踪迹,恐怕并不容易。”
“是啊。”太后皱着眉头,“不过楚墨能力出众,又有皇上的支持,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查明真相,将这些不法之徒绳之以法。你也别太担心,好好照顾自己,等楚墨处理完事情,你们就能安心筹备大婚了。”
苏瑶应了声“是”,与太后又聊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返回丞相府。
回到丞相府时,已是傍晚。苏瑶刚走进院子,就见管家匆匆走来:“小姐,王爷派人送来了一封信,还说让您看完后务必小心。”
苏瑶心中一紧,连忙接过信笺。楚墨的字迹刚劲有力,信中写道:“阿瑶,今日行刺之人身份已初步查明,乃是银莲教的教徒。此教行事狠辣,且与萧允往来密切,想必此次行刺是受萧允指使。我已派人加强对丞相府和摄政王府的戒备,你在府中也要多加小心,切勿单独外出。待我查明萧允和银莲教的下落,定将他们一网打尽,绝不让你再受半点威胁。”
苏瑶看完信,心中的担忧愈发强烈。银莲教与萧允勾结,竟然敢在京城之中行刺楚墨,可见他们的势力不容小觑。她必须多加小心,不能让楚墨为她分心。
“小姐,您没事吧?”青黛见苏瑶脸色苍白,连忙问道。
苏瑶摇摇头:“我没事。只是没想到行刺之人竟是银莲教的教徒,还与萧允有关。看来我们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太平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青黛担忧地问,“要不要再增加些护卫?”
“不用了,王爷已经派人加强戒备了。”苏瑶说道,“我们只要在府中安分守己,不单独外出,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你也去告诉府中的其他人,让他们多加留意,若是发现可疑之人,立刻禀报管家。”
“是,小姐。”春桃应声离去。
苏瑶走进房间,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自己。她想起今日楚墨归来时的模样,想起他拥住自己时的温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让他担心。同时,她也期盼着楚墨能早日查明真相,将萧允和银莲教的人绳之以法,让京中恢复太平,这样他们就能顺利举办大婚,过上安稳的日子。
次日清晨,苏瑶刚起床,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她打开门,见是楚墨派来的护卫队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