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墨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已经让人去查当年萧允假死的卷宗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另外,我还让人去查了银莲教的残余据点,当年银莲教叛乱,虽然大部分教徒都被剿灭了,但肯定还有漏网之鱼,萧允能调动他们,说明他和这些残余势力联系密切,只要找到他们的据点,就能顺藤摸瓜,找到萧允的藏身之处。”
苏瑶点了点头,心中稍稍安定了些。她知道楚墨做事一向稳妥,既然他已经有了计划,那就只要耐心等待结果就好。不过,想起刚才在街上听到的谣言,她还是有些担心:“京城里的谣言越来越盛,会不会影响到你在朝堂上的地位?还有皇帝,他年纪还小,很容易被谣言误导。”
楚墨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放心,我已经安排人去澄清谣言了,而且今天朝堂上,我已经向皇帝说明了情况,皇帝虽然年纪小,但并不糊涂,他知道这些谣言是有人故意散布的。至于那些大臣,只要我们能尽快找出萧允假死的证据,证明这次的事都是萧允在背后搞鬼,他们自然会明白真相。”
苏瑶嗯了一声,靠在楚墨的肩上,心中渐渐放松下来。有他在身边,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觉得有底气。两人依偎在一起,静静享受着这难得的平静,直到丫鬟来报,说晚膳已经备好,才起身前往膳厅。
晚膳过后,楚墨处理了一些公务,便陪着苏瑶回到寝殿休息。苏瑶经过白天的惊吓,身心俱疲,很快就睡着了。楚墨看着她熟睡的脸庞,眼中满是温柔,却也带着一丝担忧。他知道,萧允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太平。他轻轻为苏瑶掖好被角,转身走出寝殿,对守在门外的秦风吩咐道:“让下面的人加快速度,一定要尽快查到萧允的下落,另外,加强王府的戒备,尤其是王妃的住处,绝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是,王爷!”秦风连忙领命。
楚墨点了点头,转身走向书房。他知道,想要彻底解决萧允这个隐患,必须尽快找到他的破绽,而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找到当年萧允假死的证据。他坐在书桌前,打开秦风送来的卷宗,仔细翻阅起来。卷宗上记录着当年萧允在天牢中的情况,包括他的饮食、用药,以及狱卒的看守记录。从表面上看,一切都很正常,萧允确实是在入狱后不久,就因“急病”去世,而且有太医的诊断记录和狱卒的证词。
可楚墨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萧允一向心思缜密,怎么会突然急病去世?而且,他去世后,尸体很快就被火化了,连骨灰都没有留下,这未免太可疑了。他皱着眉头,继续翻阅卷宗,突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萧允去世前三天,负责给他送药的狱卒,突然被调走了,而接替他的狱卒,在萧允去世后不久,也辞职离开了京城。
“这个狱卒有问题!”楚墨心中一动,连忙让人去查这个狱卒的下落。没过多久,手下就来报,说这个狱卒名叫李三,老家在城郊的李家村,辞职后就回了老家。楚墨当即决定,派人去李家村,将李三带回京城审问。
与此同时,在京城一处偏僻的宅院深处,萧允正坐在密室中,听着手下的汇报。当听到袭击苏瑶的行动失败,而且还被楚墨的人抓了几个活口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一群废物!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手下连忙跪倒在地,瑟瑟发抖:“殿下,是属下无能,没能抓住苏瑶,还让楚墨的人抓住了几个兄弟。不过,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在京城散布了更多的谣言,现在京城里的百姓,都在议论摄政王滥用私刑,欺压百姓,不少大臣也对他颇有微词。”
萧允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些,冷哼一声:“这还差不多。不过,楚墨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一定会派人追查我们的下落,你们最近都给我安分点,别再惹出什么乱子。”
“是,殿下!”手下连忙应道。
萧允挥了挥手,让手下退下,自己则拿起桌上的玉佩,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允”字,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本以为,这次袭击原本能抓住苏瑶,用她来要挟楚墨,却没想到楚墨的暗卫来得这么快,坏了他的好事。不过没关系,他有的是耐心,只要能败坏楚墨的名声,动摇他在朝堂和百姓心中的地位,总有一天,他能将楚墨彻底扳倒。
他想起苏柔,心中一阵刺痛。苏柔为了帮他,不惜背叛苏瑶,最后却死了。他答应过苏柔,一定会为她报仇,让楚墨和苏瑶付出代价。现在,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他会让他们一步步陷入绝境,生不如死。
第二天一早,楚墨派去李家村的人就回来了,还带回了狱卒李三。李三被带到书房时,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楚墨坐在书桌后,目光锐利地盯着他:“李三,当年萧允在天牢中去世,你是接替送药的狱卒,说说当时的情况。”
李三身子一颤,声音带着哭腔:“王爷,小人……小人什么都不知道啊!当年小人只是按照上面的吩咐,给萧允送药,其他的事,小人一概不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