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夫人连忙点头:“王爷和王妃快去吧,老夫人的身子要紧。”
两人匆匆收拾了东西,坐上马车赶回京城。车厢里,苏瑶靠在楚墨肩上,心里满是担忧:“前几日回丞相府,祖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舒服了?”
楚墨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道:“许是天气转凉,受了些风寒,别太担心,太医会好好诊治的。”他顿了顿,又道,“若是老夫人想留你在府里住几日,你便多陪陪她,我处理完公务就去接你。”
苏瑶点点头,心里稍稍安定了些。马车一路疾驰,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丞相府门口。刚下车,就见老夫人的贴身丫鬟迎上来,眼眶红红的:“大小姐,您可回来了,老夫人今早又咳嗽了,还说想您呢。”
苏瑶快步走进正厅,只见老夫人躺在榻上,盖着厚厚的锦被,脸色确实有些苍白。见苏瑶进来,老夫人连忙伸出手:“瑶儿,你可算回来了。”
“祖母,您怎么样了?”苏瑶坐在榻边,握住老夫人的手,感觉她的手有些凉。
老夫人叹了口气:“老毛病了,一到换季就咳嗽,不碍事。就是想你了,想跟你说说话。”她看向楚墨,“王爷也来了,快坐,别站着。”
楚墨在一旁坐下,刚想说话,就见丞相府的管家走进来,躬身道:“老夫人,大小姐,太医来了。”
太医为老夫人诊了脉,又看了看舌苔,笑着道:“老夫人只是受了些风寒,并无大碍,我开一副药方,按时服用,再注意保暖,几日就能好。”
苏瑶松了口气,连忙让人去抓药。等太医走后,老夫人拉着苏瑶的手,絮絮叨叨地说起家常:“前几日去庙里上香,听住持说,最近京城的孤儿院里来了几个新孩子,你若是有空,多去看看他们,那些孩子可怜。”
“我知道了祖母,昨日我还让人给孤儿院送了些衣物和粮食。”苏瑶道。
老夫人点点头,又看向楚墨:“王爷,瑶儿从小就心善,就是性子太直,有时候说话没分寸,你多让着她些。”
楚墨笑着道:“祖母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她的。”
几人正说着话,丫鬟端着药进来,苏瑶亲自喂老夫人喝了药,又陪着她躺了会儿,等老夫人睡着后,才和楚墨悄悄退了出去。
走到院子里,楚墨握住苏瑶的手:“你留在丞相府陪老夫人,我回王府处理些公务,晚些再来看你。”
苏瑶点头:“好,你也别太累了,记得按时吃饭。”
楚墨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吻,才转身离开。苏瑶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暖暖的——有他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事,她都觉得安心。
接下来的几日,苏瑶一直留在丞相府陪老夫人,老夫人的病情渐渐好转,咳嗽也轻了许多。这日下午,苏瑶正陪着老夫人在院子里晒太阳,就见丫鬟进来禀报:“大小姐,百绣斋的林绣工来了,说有要事找您。”
苏瑶有些疑惑,起身道:“请她进来。”
林绣工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锦盒,脸色有些凝重:“王妃,我今日来,是给您送一样东西。”她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块绣着莲花的丝帕,“这是前几日整理绣坊库房时发现的,上面的莲花纹样,跟周绣娘绣谱里的一模一样,只是这丝帕的边角,绣着一个‘柔’字。”
苏瑶心里一震——苏柔!她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会有绣着她名字的丝帕?她接过丝帕,仔细看着上面的纹样,确实跟母亲绣谱里的莲花一模一样,边角的“柔”字虽然绣得很淡,但仍能清晰辨认。
“这丝帕是在哪里发现的?”苏瑶的声音有些发颤。
“在一个旧箱子里,箱子上还贴着‘苏’字的封条,像是很多年前留下的。”林绣工道,“我想着这可能跟周绣娘有关,就赶紧给您送来了。”
苏瑶握紧丝帕,心里满是疑惑——苏柔当年跟太子萧允勾结谋反,已经被处死了,怎么会有她的丝帕留在百绣斋?难道当年还有什么隐情?
“多谢林绣工,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有需要我再找你。”苏瑶道。
林绣工点点头,转身离开了。苏瑶拿着丝帕,站在原地发呆,老夫人见她脸色不对,问道:“瑶儿,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苏瑶回过神,把丝帕递给老夫人:“祖母,您看这丝帕,上面绣着苏柔的名字,纹样还是母亲绣谱里的。”
老夫人接过丝帕,仔细看了看,脸色也沉了下来:“苏柔这孩子,当年做了那么多错事,怎么还会有她的东西留下?难道当年的事还没结束?”
苏瑶摇摇头:“我不知道,不过我会查清楚的。”她心里暗暗想着,等楚墨回来,一定要跟他说说这件事,或许他能看出些端倪。
傍晚时分,楚墨来了丞相府,刚走进院子就看到苏瑶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一块丝帕,脸色凝重。他走上前,轻声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苏瑶抬头看向他,把丝帕递过去:“你看这丝帕,上面有苏柔的名字,纹样还是母亲绣谱里的,是林绣工今日从百绣斋送来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